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要义有二,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说明,老年人口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受益者,而且还是积极参与者。“老年人必须参与发展”的观点已成国际共识。1982年联合国在批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的决议中指出“(全世界要)认识到寿命的延长是一项生理上的成就和一种进步的象征,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而非负担,他们可以以其累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做出价值无比的贡献”。《2002年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制止基于年龄的歧视以及增进老年人的尊严”。我国面临老龄化挑战,预测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从2010年的68.3%下降到2015年的66.0%,总供养比上升到51.6%,超过人口统计学界定的“人口红利”50%的标准,“人口红利”之窗将关闭。实现“老有所为”是我国老龄工作六大目标之一,开发老年人力人才资源是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本文质疑“人口红利”审视老龄化挑战的科学性,提出“动态人口红利”有可持续性的新观点,认为,提高劳动年龄上限和人口素质,开发老年人力人才资源,既能增加劳动资源,降低老年人实际赡养比和总供养比,减轻赡养负担,变老龄化的压力为动力,延长“人口红利”期,又能使老年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实现自我价值,继续为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