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原有运行模式包括社会制度、资源配置、体制机制、群体和个体的行为模式等都有一定的惯性。客观上来讲,现有的资源配置难以满足新改革的要求,比如适应选课走班制的师资、教室等资源配置不足;主观上来讲,个体行为选择的趋利避害,使其会最大限度地获取稀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等。关键是要在总体改革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在新旧模式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高考改革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新高考公平性问题的策略选择。
高考,教育改革,公平性
王新凤: 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高考改革研究。近年来重点对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进行跟踪评价,向教育部等部门提交相关咨询报告20余份。承担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近40篇,出版专著《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