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从指数、分级和排名三个层面对中国30个省(区、市)1990~2020年31年间经济增长、增长潜力、政府效率、人民生活和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199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发展前景,并基于面向2035年的高质量发展背景,对中国30个省(区、市)发展前景进行评价,得到“八五”至“十三五”时期中国30个省(区、市)发展前景指数、分级及排名变化情况。研究结论如下:中国30个省(区、市)发展前景可分为5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其中,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在1990年以来、2000年以来、2010年以来及2009~2017年发展前景均处于Ⅰ级水平,广东省在2018~2020年上升至Ⅰ级水平,而在此期间,北京市则由Ⅰ级水平下滑至Ⅱ级水平。从区域角度看,相对于1990年,2020年,中国东部、西部、中部发展前景变化情况如下:西部地区发展前景的改善情况总体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改善情况也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潜力、政府效率和环境质量四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总体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另外,通过对近七年具体指标的权重变化进行对比发现,2020年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权重最高;2014~2020年,城市化率权重均位于前列;2015~202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权重位于前列;在2015~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这几个时间段,人均GDP权重位于前列。位于权重排名前几名的具体指标的变化,可折射出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城市化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人民生活等城市化相关指标的重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