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让家人尤其是让女性照顾孕产妇、孩子以及年迈父母的传统。例如,在中国,在分娩后的一个月内(俗称“月子”),产妇的饮食起居必须遵循一系列惯例,主要由婆婆或其他家人和亲戚照顾,这种状况在当今的农村仍在继续。
但是,近十几年来这样的家庭护理状况不断改变。改变之一是护理专业人员(家政服务人员之一)的出现及其资格化。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着手开展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化,2000年根据家政服务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以及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的等级划分制定了家政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中国的城市家庭护理正在朝一个新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有一部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关于家政服务人员,尤其是与产妇、新生儿和老年人护理相关的家政护理人员(月嫂、医疗养老护理员),做以下三点说明。首先,本案例将对月嫂和医疗养老护理员的资格化过程及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政府、家政公司、医院、培训机构所起的作用进行整理。其次,考察月嫂和医疗养老护理员的资格认证过程。最后,在“理论”、“实操”和“实习”这三种具体的情况下,把握想成为月嫂和医疗养老护理员的学员吸收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