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地域福祉改变的“死亡”——以冲绳波照间岛的实践为例
在线阅读 收藏

1997年,作为社会福利基础构造改革的一环,日本政府开始宣传“地域福祉”概念。“地域福祉”的目的在于完善社会福利体制,让该地区居民能够过上符合自身需求的生活;基础理念是以居民为主体,让居民成为福利的传递者与实践者。20世纪70年代,这一社会福利概念由冈村重夫2759454与右田纪久惠2759455首创,2000年社会福利法修订时“推进地域福祉”写入法律条文。为控制社会保障补助金数额,实现“从医院到居家养老”这一方向转换,日本政府制定政策,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争取使地区居民能够代替国家肩负起提供居家养老福利的责任。

除了已实行“社会保障与税金整体改革”的日本,其他国家与地区也推行了地域社会福利。例如,文化人类学者田边繁治指出,泰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国民保健系统改革”,在强大的官僚体制当中,通过与市民团体及NGO合作来推进社会福利。2759457田边对此状况做了尖锐的批评:“社区概念并不只是一处由行政切割出来的空间场所,它是借由各个领域专家的知识与实践的参与而形成的一个合理的对象。社区是一个统治性概念,社区里的众人对‘生命’持有相同的价值观、目标与态度,其内部的差异与裂隙被掩盖。”2759458田边呼吁人们在改变自己的同时,通过对话与活动重新创建富有活力的社区。

那么,在日本,管理机构通过“地域福利”政策会对地域社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是否确如田边所说,人们改变自己的习惯并重新想象和创建社区与地域社会?本文正是着眼于此问题,关注日本冲绳县离岛社会开展的以居民为主体的高龄人士护理福利实践,以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的视角对衰老与死亡的关系及其变动进行分析。另外,普遍认为,冲绳仍旧保留着互助的传统,具体表现为以“结”2759459为代表的劳动习俗及类似“模合”2759461的资金再分配习俗等。2759463本案例将描述国家政策在这类具有特定文化土壤的周边地区所产生的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