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重温学校办学历史,体认大学办学使命
在线阅读 收藏

今天来到研讨会现场的各位,都是老领导、专家,也都是我们的老朋友。刚刚何大进院长说,今天的研讨会可能在广州大学办学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也确实是这样。事实上,我们今年是有机会搞建校九十周年大型活动庆祝的,但当初在讨论方案时,是想把这个辉煌留到十年后,等广州大学建校百年时再来做。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思考。学校的事业是一代代做下来的,但也要通过今天这种方式让后人知道我们这代人在建校九十周年时的思考,现在要先做事。于是采用研讨会这种方式把广州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有机地衔接起来。

我们都知道,现代大学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密切相关的。刚刚,各位领导都从史这个角度作了非常系统和精要的阐述。纵观广州大学的办学发展历程,同样和国家与时代大潮紧密相连,不管是民国时期的广州大学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合并之前的广州大学,还包括新广州大学合并组建前的其他几个学校,它们的发展历程无不印证着一个学校的发展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基本特质。刚才几位专家也说,广州大学的发展一定是一代一代的老师、一代一代的学人、一代一代的学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的结果,不断努力才会发展成为今天我们的广州大学。张磊院长说,在写广州大学校史时要多些故事;张荣芳老师说,要讲好广州大学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一定是非常丰富的。过去九十年是这样,未来九十年同样如此。所以,刚刚张人杰老师说未来九十年,我们要想想做些什么。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事,编一本书叫《我们的大学》,每年一本。这本书要做什么事情呢?就是把广州大学的学生在一年365天中,每天发生的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已经连续编了7年。这在全国其他大学是很少见的。它想以一种生动的方式,把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事情记录下来。从今年开始,我们还要推出教师版,就是广州大学的教师从1月1号到12月31号做了什么,包括我们今天这个会,一定会记入《我们的大学》教师版,我们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见证广州大学的发展。

话又说回来,学校总得有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需要思考的命题。大体上每一任校领导,每一任老师都会想到的,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前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办学特色、与政府和国际的关系等,对这些方面的思考,无论在学校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回答。广州大学的创办人陈炳权先生曾经写过一本回忆录叫《大学教育五十年》,这本书当初由陈炳权先生的后人送了一本给学校,吴小强馆长不舍得给我,只复印了一份给我,也挺好!陈炳权先生在创立广州大学时,讲过一段话,涉及有关广州大学办学六个方面的事情。现在重温这段话,对照我们现在的工作,我觉得仍然很有启发意义。

广州大学最初的创立是因为广东大学要变成中山大学,它里面的专修学院没人要了。没人要之后怎么办呢?当初,陈炳权先生在专修学院,有人就对他说,陈炳权你当初在美国的时候不是说过要回国办个很好的学校吗?那现在机会来了,你就办吧!广州大学就是这个时候由陈炳权先生开办的,借了500块钱、两间房子就开始办起来的,并且办出了水平。现在来看,陈炳权先生在办学之初,就较好地回答了大学的办学使命、大学的人才培养、大学的生源选择、大学的政府资源、大学的区域特色、大学的国际视野等大学办学六个方面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他的回忆录里讲过六段话就涉及上述这六个方面的问题。下面,我把这六段话的大致意思说一说。

陈炳权先生的第一段话,是关于广州大学的设立和办学的。在当时广东大学专修学院没人要的时候,陈炳权先生说“百余学子失学彷徨,群请另设大学以收容之,扩充学额招收青年优秀之学子”。最后他得出结论“故广州大学之设立乃适应中华民国之时之需求者”。从这里可以看到,广州大学的创办首先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顺应国家和时代的需要。现在的广州大学,也同样如此。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中国大学的办学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这“扎根中国”和“立足时代”同样是对我们当下大学办学使命的要求。大学的办学首先要体现国家利益的要求。

陈炳权先生的第二段话,是关于广州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陈炳权先生有个观点叫“专通相融”。他在《大学教育五十年》中谈论了通才教育,也谈到了美国的通才教育和教师的关系。关于专才,陈炳权先生在他的第二段话中特别加以强调。陈炳权先生说“百废待兴,需才孔亟。新的事业更需新人才以经营,非以设法培养专才不可”。就是说广州大学是要培养社会发展的专才,这是广州大学成立之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张国扬院长刚才说19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学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在广州大学人才培养的规格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最近我们进行充分讨论,在这个表述基础上形成了24个字,叫“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把人才培养目标做了一个应时代需求在规格内容上的完善和扩充。我觉得这和当年广州大学创办时候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精神气质的追求上是一致的。

陈炳权先生的第三段话,是关于广州大学的生源选择。“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所有教育家的梦想。对于广州大学来说,优秀学生的来源同样是必须加以考量的。陈炳权先生说“广州大学之设立,乃是以一般清贫有志优秀青年研求高等教育之需求者”。他对广州大学学生的定义,第一是家里比较穷的,第二是要有志向的,第三是十分优秀的,第四是要有研求高等教育需求的,符合上述四个方面要求的才可以到广州大学来深造。再来看我们的现在,不也是在做这个事吗?今天正好是学校开放日,校园内人头攒动,有来参观校园的,有来咨询报考的,热闹非凡。“选择广大的现在,拥有广大的未来”的标语还挂在那里,这两句话是我们今年提出来的。在学生的选择方面,我们与陈炳权先生当年的提倡是一气相通、一脉相承的。

陈炳权先生的第四段话,是关于广州大学的办学支持问题。大学的办学由谁来支持,由谁来把大学办好?陈炳权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广州大学之成立,即获得国民政府准予立案,广东省政府并给予补助费以资助之;社会贤达又各竭诚奉公,尽种种提倡之责”。一个大学的发展,第一个方面一定是政府要同意,另一方面也要得到社会支持,各类贤达要捧场。当年如此,现在也如此。现在办高水平大学,去年广州市给我们的预算经费是十多个亿,今年超过二十个亿,干什么呢?就是想把广州大学办得更好。刚刚,张国扬院长说学校要补短板,也是事实。当年老广州大学急需的是商科人才,我们现在的短板是缺工科人才。未来几年通过工科大平台的建设,将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较好地补齐这个短板,也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学界和业界的支持。

陈炳权先生的第五段话,是关于广州大学的办学特色问题。大学发展、大学的人才培养,一定要回答特色是什么。刚才几位领导、几位专家也谈到,广州大学要办成和中大、华工不一样的大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尤其要与以广州这个城市命名的大学相匹配。关于这个问题,当年陈炳权先生是这样说的,“广东人才,富于冒险性,与外国接触最早,又为革命之策源地”“广州大学能成立于广东,其根源于民族性质,自然不可忽视者”。谈到广州大学的成立和广州所在区域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关系。现在谈广州大学的发展,同样也要和这个城市相匹配。市委主要领导对广州大学的发展有个要求,“要把广州大学办成叫得响,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学”。最近,我们在市委述职,得分92点多,效果比较理想。市里最后提了一个意见,就是要把广州大学办成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我们不可能全方位一流,但是和这个城市相匹配的若干个对接点一定要一流!刚提到我们在布局的七大学科平台,其中就包含了现代金融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人工智能、移动数据与科学工程等,几个方面都是广州市目前特别想做的事情。当然,还包括像网络空间安全、精准基因编辑这些领域,目前我们都在努力去做。

陈炳权先生的第六段话,是关于广州大学的国际视野。陈炳权先生办这个学校是因为在赴美留学时“目睹及亲身参与美国各大学之推广部之遍设,利便于学生于晚间上课,接受大学教育以推行自由民主之精神”。陈炳权先生当初办的广东大学专修学院,最初是夜校。为什么办夜校?就是要供白天因工作没时间上学的人来念书,广州大学因时因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服务,并且这种办学模式与国际接轨,是一种国际化视野下的革新,并非一时权宜之计。我们现在同样也有这样一个命题。广州大学要开放办学,构建开放型国际化教育发展新格局。我们正在大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书院,倡议成立“广州友城大学联盟”,涉及大概七十多个城市,我们要把这个大学联盟建立起来,不也是想把陈炳权先生办学注重国际视野的精神在现代拓展和传承下去吗?从这个意义说,广州大学的广大精神不是凭空来的,一定是渊源有自的。可能它在每个时段的表述不一样,但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校训是“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博学笃行”是从陈炳权先生创办广州大学的时候提出来的。“与时俱进”至少是当年广州师范学院的老院长陈一百先生为1982届毕业生题词的时候提出来的。当年陈老在为毕业生题词时,讲了三句话:第一句“创新局,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第二句“勤厥职,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第三句话“永不渝,许身孺子,赤胆丹心”。他用这三句话,勉励当年的师范毕业生。我们看到第一句就是用了“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难求进、与时代同发展就是广大精神的一种表现!

属于广州大学的九十年刚刚过去,未来的九十年刚刚才起步,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陈炳权先生在回忆录中还讲过,“凡一事之成也,作始也简,将毕也巨”。陈炳权先生所言也是渊源有自,这句话我在几次会议上也都讲过。“作始也简”就是说一个事当它开始做的时候条件比较简陋,就像广州大学的创办一样,从500块钱、两间房子起步。“将毕也巨”就是说要把它做成,一定要有巨大的投入、巨大的竞争和巨大的贡献在后面。现在的广州大学,包括在座的诸位老领导,就是在广州大学办学发展进程当中“将毕也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这里,我们是接班人,让我们一起把这个事情推动下去,使广州大学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未来的十年可以做得更好,使我们广州大学的校史能够真正在宏大激荡的建设过程中落到实处,不忘初心,立足当下,创造未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