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人民代表大会承担着推进改革重大举措和固化改革重要成果的职责。本文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简称《条例》)的立法过程为例,借助文本量化分析方法检视不同立法阶段《条例》文本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参与式观察,试图揭示《条例》从政策文本向成文法规跃升过程中法治与改革的互动。分析发现,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和各方巩固改革成果的共识有力推动了立法议程设置。《条例》的立法过程更多体现为利益相关主体间渐进式的分歧磨合和共识凝聚,人大代表、市民群众、基层工作人员更广泛地影响了人大审议阶段的草案文本完善。基于数字痕迹和算法辅助技术进行文本分析,则更生动地彰显出《条例》所具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服务法、党建引领首都基层治理的改革法、兼具独创性和引领性的北京原创法三大重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