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研究来看,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现实困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境域阻隔,二是主体缺位,三是实践偏差。当前很多关于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效果不佳,原因之一就是仅仅把地方文化从校外移到校内,只是换了地方文化存在的空间,未使其进入学生的特殊境域中。具体而言,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在意识缺位、能力缺位和培养缺位三个方面。由于诸多现实因素,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实践偏差,具体表现为目标偏差、内容偏差和方法偏差。
卢德生: 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校文化建设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区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教育公平与学校改革。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有《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研究》《留守与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等6部著作。科研成果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4项,教学成果获部省级奖励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