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是在多元参与中实现城市公共价值最大化,提高城市公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安全感,最大程度地实现善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沈体雁: 男,1971年3月生,湖北天门人,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城市复杂动力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计量、城市计算、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倡导城市产业集群管理与协同式规划。主持完成重要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城市治理研究前沿》《城市地灾治理》《区位市场设计学》《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办案实务》《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十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公共治理研究所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国家住建部科技委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产业集群地图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智慧城市、现代城市治理、可计算产业集群、空间计量与空间统计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以及鞍山、营口、唐山、日照等重要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SSCI、EI、CSSCI等收录80余篇;出版著作6部、译著5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5项。
杨明瀚: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任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北京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课题)5项,其他项目(课题)10余项。
耿德红: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城市治理、城市规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在政府数字治理及政府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历和经验,组织完成了多项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的重要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