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德树人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实践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实践活动中,影响这种活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3236793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要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实践机制与评价体系,首先要积极探索构建一套内外协同共同释能的“三全育人”新机制,其次要探索如何评价这套新机制的“系统性育人成效”。回答与满足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之问与紧要之需是构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实践机制与评价体系的前提。在对高校立德树人系统本身的内在机理和结构分析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机制与评价体系的构建,统筹多方主体协同育人,优化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运作,实现各渠道、各载体协同作用,是高校提升立德树人效果的关键。
蔡毅强: 法学博士,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福”文化工作专家库专家、福建省高校思政研究会智库成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报纸,《红旗文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资助计划1项;参与中央“马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家社科基金专刊发表,入选中宣部理论局编《深度解读中国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中国梦研究成果汇编》。参与指导学生参加首届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