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在1928年的著名演讲距今已近100年的时间,其间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速度,近乎完美地证实了凯恩斯的预言。虽然在本文内容发表之前,尚未有人使用“悖论”来概括凯恩斯的这一关切,甚至凯恩斯本人也未必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提出的命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生产率分享的问题。然而,无论是从经济学理论还是从经济社会生活实践,人们从未止步于凯恩斯悖论的破解之途。此外,与该悖论或命题相关的成长中的烦恼和调整中的痛楚反复出现,以与日俱增的难度挑战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本文着眼于世界各国面临问题的相关性,尝试把提高生产率的索洛悖论与分享生产率的凯恩斯悖论结合起来,在做出新的解析的同时,着眼于得出生产率分享的结论,进而阐释其政策含义。
蔡昉: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十五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劳动经济学会会长,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人口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等。著有《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经济增长展望: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成长的烦恼: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及应对》等等。近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人口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