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0年从小渔村发展到今天,完全见证了中华民族强韧的生命力。从过去大破坏到今天飞速的发展,非常令人赞叹。我今天想要和各位分享的是,我近年来对一个大问题的思考:从21世纪发展新趋势,来共同思考中华文化在未来如何立足和发展。具体来讲,我的报告主要扣紧两个问题:第一,21世纪新时代出现了哪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启示?第二,在21世纪全球化,亚洲崛起的新时代,我们怎样安身立命,让生命飞扬?我常常跟内地的朋友半开玩笑说,红尘滚滚,大浪滔滔,多少生命被这个改革开放的浪涛席卷而去。民族要崛起,要对人类文明有什么样的贡献?我想跟大家分享中华文化里的核心价值之一的王道文化,谈谈21世纪大中华的路向。
21世纪有很多新趋势,我今天只讲两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21世纪是全球化的新时代,全球化是表面现象还是实质状态?关于表面现象,很多欧美大师都讲,第一个表面现象就是世界各地相互连接性与日俱增的时代,当代英国社会学大师就这样认为;第二个表面现象是,全球化时代意味着无国界的来临。过去界定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是长江大河、高山等,现在靠产业、咨询、投资、个人,这是当代日美籍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的论点;第三个表面现象是,这是民族国家终结的时代。二战以后,欧洲各国领袖向往着欧洲联盟,那是没有战争的时代,但进展有限,直到1989年苏联崩溃,“两德”统一。1989年是20世纪结束之前最重要的一年。也是在1989年,台湾地区选举,当时的民进党获得了最高得票率,这也是值得思考的历史发展。1989年,朝鲜和韩国开始对话。苏联崩溃以后,立陶宛等开始在2004年加入了欧盟,改写了欧洲的定义。这确实是全球化第三个重要的现象。
各位朋友,以上其实都只是掌握了作为结果的全球化。作为亚洲知识分子,今天思考全球化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结果转向作为过程的全球化。强调全球化现象原来是历史长久的发展过程。上升到哥伦布大航海的时代,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快速发展,到了二战之后由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更加速了全球化。我们如果掌握了全球化动态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多元多样,我们就具备了结构、中心、神话的能力,也就是宋朝程颢写的《秋日偶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从结果转为过程来思考全球化,你会发现全球化的实质:
第一个全球化的实质是充满了片面性,是有意、无意之间为全球性的霸权背书。正如我刚才所讲,全球化是因为工业革命加速发展。全球化的论述有意、无意之间为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新霸权背书,完全忽视了亚洲国家,特别是海峡两岸华人社会的历史的特殊性。
全球化的第二个实质是什么呢?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国家,越靠中心的国家越脆弱。资金自由流动,索罗斯集团的资金进入亚非拉各国,多半可以摧毁该国股票市场。来自金三角所生产的地球双狮牌的毒品也可以自由进出世界各大都市,到纽约、东京伤害年轻人。我们只要看到“9·11事件”恐怖空袭事件所带来的美国经济损失,以及全球经济的损失,我们就可以看到,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国家是多么脆弱。
第三个全球化的实质是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趋流氓化,而对边陲国家的宰制日甚一日。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在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早就超越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那个日不落帝国。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杭士基在他一本书里面所讲,所谓的流氓国家,对世界事物实施暴力统治,是哪一个国?就是他自己的祖国:美国,很有批判力,确实是如此。他们抓本·拉登,侵入人家的国家,把本·拉登在45分钟之内干掉,另外一个小时在阿拉伯海把他丢掉,整个过程,被侵入国家的领导从总统到安全局长,到国防部长统统不知道。这才是世界级的流氓。
全球化第四个实质是随着全球化来临,贫富鸿沟加深。2009年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告诉我们,中国大陆1%的人口控制60%的资产,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全世界各地,随着全球化到来也是如此,全球1%人口拥有40%的资产,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北美、欧洲,以及收入水准高的亚太国家,北美人口占全球6%,但是拥有全球财富34%。
全球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强凌弱,寡暴众,富欺穷,中心国家宰制边陲国家。两年前的伦敦,20大工业国领袖会议以后,人们基本上不讲G20,而是讲G2、G1。
21世纪海峡两岸正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化,根据我所分析的实质状态,这个趋势正在呼唤着海峡两岸,特别是企业家的良心、良知、良能,到底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大陆,特别是企业家,该加入近200多年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共犯结构,还是弘扬东方王道文化?这是全体中国人民要思考的问题。
这是21世纪第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