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谈谈学习之道
在线阅读 收藏

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我们讲一般的终身大事——婚姻是有年龄规定的,但是学习这件事大家都不能等,所以越早越好。中国科技大学有一个少年班,有的学生9岁、10岁、11岁、12岁、13岁就上大学了。美国有一个小孩子叫迈克尔·凯文,6岁上大学,10岁就大学毕业了,14岁拿到硕士学位,16岁就开始教大学。在国内有很多老年大学,70岁、80岁还在学习各种各样的科目。中国有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真是不假。

为什么要用“学习之道”这个词呢?“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根本原理,掌握了“学习之道,”其他的方法就容易融会贯通了,这是我的初衷。

“学习之道”就是用“大学”的方法来解决“小学”的问题。小学是最初接触正规学习的地方,一般来说也是初级的教育,但是学习不是说开始就读书本知识,学什么呢?洒扫应对,进退治理。实际上在中国的古代汉语里,“小学”是一门学问,简单地说,“小学”就是国学,所谓“小学”就是中国古代汉语语音学。章太炎是国学大师,有很多人叫他“小学大师”,他写了三本书,《国故论衡》有上、中、下三卷,其中有一卷专门研究“小学”;另外还有《小学答问》,它不是专门写给小学生的,而是写给学者的;另外还有一个讲稿,大概118页,叫《小学略论》,这个“小学”指的就是古代汉语。

我们这里用“小学”实际上是从所谓传统的小学概念引申为一切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中国古代汉语的学习,包括现代英语,也可以属于小学之类。

“大学”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四年制高等教育。实际上中国古代也有“大学”这个词,《礼记》第四十二篇就是《大学篇》,《大学篇》到南宋以后被朱熹抽出来,和《中庸》《论语》《孟子》合并成为“四书”,“四书”就是后来很多学者一生学习的内容,因为他们要参加科举、要考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