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沿着低碳之路走向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收藏

“低碳”发展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国家从上到下高度的重视。而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来的,现在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视。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有着内在的联系。用一个形象的说法,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是“父子关系”,生态文明包括低碳经济。据我研究,生态文明有三大战略支撑点,即“高、和、低”。“高”指高尚的生态道德文化,“和”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的社会政治制度,“低”是低碳的发展道路。

为了大家好记,我理出了一个相当于密码的手机号码——13538341333。“135”指的是对低碳经济和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生态文明,中央提出来以后,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但是学术界对它有说法:一句话、三句话、五句话的都有。

一句话的定义来自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他说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了使人与自然和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和取得的一切成果的总和。

三句话是领导干部经常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时间与空间公平。时间指的是代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不能破坏下一代的发展;空间指的是国际或者是地区之间,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能破坏另一个地方的发展。

五句话指的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叶文虎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一高二低三共赢”。一高,就是物质生产水平要高;两低,就是资源消耗水平和环境污染水平要低;三共赢,从生产上讲,物质生产、环境生产和人口生产要共赢;从群体上讲,政府、企业和公众要共赢;从效率上讲,社会、经济和生态要共赢。

归纳起来,就是“生态化社会”,用生态的理念来统率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这就是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也有很多定义,我归纳为“节能、减排、增汇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一种发展方式”。“增汇”就是增加二氧化碳的碳汇,碳汇是把二氧化碳固定在土壤中和植物体内。节能减排、增加碳汇,不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还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就叫低碳经济。

“3”是指三对关系。比如文明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过去有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现在又提生态文明,建设有“两型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等。这些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长、宽、高”不一样。

“长”,是指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维度要比小康社会、“两型社会”长。小康社会到2020年就要建成,但要建成生态文明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还差不多。

“宽”,是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比较。它们的关系相当于“皮”和“毛”的关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当于“毛”,而生态文明相当于“皮”,如果生态文明没有了,前几个文明都不会存在。

“高”,是和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比较,生态文明要比它们高。从生产方式看,原始文明就是从大自然里索取,然后消费,消费以后就抛弃;到了农耕文明,索取以后要加工,加工以后再消费,消费以后再抛弃;工业文明是索取、加工、流通、消费再抛弃;而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是环形的,是索取、加工、流通、消费,消费以后兵分两路,一路是把我们用过的废弃物,如果还可以资源化,再进入加工、流通、消费,不能用的作无害化处理以后排放出去。从生产主导要素来讲,原始文明的生产主导要素是劳动力;农耕文明是劳动力加土地;工业文明要有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信息;而到了生态文明,就需要在工业文明的所有生产主导要素环节用生态化来统领。无论是从生产方式还是生产的主导要素,生态文明都要比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