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自1949年后的十七年间,在中共文艺政策的引导和主流文学话语的倡导下,工业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命题,受到作家高度关注并在东北文坛得以迅速发展,草明、萧军、艾芜、雷加、舒群、白朗等一批老作家和李云德、程树榛、韩统良、韶华、于敏、罗丹、吕中山、郭先红、张天民、高士心、徐光夫、朱赞平、谢挺宇、陈淼等年轻一代作家,先后投入到反映东北地区工业建设的小说创作中。当时的东北工业小说创作,显示出独有的创作模式,本文拟对此做一探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