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从禁苑到公园——民初北京公共空间的开辟
在线阅读 收藏

清末民初,公园作为现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在被引进北京的过程中折射出了北京的市政变革和都市文化。公园概念的引入,肇始于康有为、梁启超等启蒙者对于现代市政及现代市民的理想,在他们看来,公园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更在于养成身心健康的现代市民。基于这种思路,以朱启钤为首的京都市政公所推行公园开放运动,将皇家禁苑改造为现代公园,致使其尤为注重公园的教化功能,公园中附设的图书馆和茶座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民国北京公园因此具有公共文化空间的性质,新旧文人可在此社交、创作、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从而影响到文学的创作、生产和传播。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