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辽宁省同全国一样实行的是高度集中、控制严格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几乎无市场可言。如果说还有“市场”的话,则只限于蔬菜、水果和一些小食品以及非必需日用品进入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辽宁的市场已由原来只有残缺不全、规模很小甚至时隐时现的消费品市场,发展成为门类齐全、规模宏大、功能齐全、供给充裕的不断发展繁荣的市场体系。这个市场体系,不仅有遍布城乡的消费品市场,而且还有延伸到诸多领域的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土地和房屋市场等。这些市场的发育成长,为辽宁国民经济腾飞和人民的生活幸福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为跨入21世纪建设更加发达繁荣的现代市场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耀川: 1938年生,1964年大学本科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同年7月分配到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1993年在辽宁社会科学院评为研究员,1994~1998年曾任辽宁省社科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现已退休。在职期间主要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科研课题和省级课题多项。主编《国内统一市场研究》《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部专著。早期代表作有《关于发展辽宁柞蚕生产调查》《苏玉兰个体畜牧业专业户调查》《饲养农业户的性质与特点》《试论畜牧业专业化与社会化经营》《健全服务网络 加快畜牧业社会化》,中期代表作有《论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形成的几个问题》《培育市场体系的几个问题》《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实现统一问题》《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的统一问题》,晚期代表作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改革的既定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