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近年来在引入市场机制、特许经营权试点、污水处理费定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但从全行业的规制体制和发展态势看来,污水处理行业仍存在运营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行业较快发展的矛盾、污水处理设施相对不足与发展需求的矛盾、运营效率低下与规制能力不强的矛盾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快行业改革,并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科学合理分配机制、加强监管机制创新等方面多管齐下,促进污水处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污水处理设施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运行对于改善城镇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推进污水处理体制改革和规制方式创新,对城市污水处理实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有效加强行业规制,是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刘泉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有企业改革、竞争政策、企业和地方战略规划、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等。曾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2001年研究生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任北京市委讲师团国企改革政策解读专家等职务,任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兼职教授(研究员)。参加“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等10多个重要文件的前期研究、起草及宣传解读工作,多篇研究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部委领导批示。出版专著1部,合著、参著30多部,在《改革》、《经济日报》、《宏观经济研究》等核心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10余部。主持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委托科研课题40多项,曾多次获部委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二等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