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近思录》中的儒家人生观
在线阅读 收藏

1961年出生在台湾的我,曾在台湾大学念书,原来就读政治系,三年后改念哲学专业,直到博士毕业。我的专长是中国哲学,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研究儒学理论,包括刘蕺山、王船山这两位儒学大家的理论,后来在华梵大学工作。华梵大学是一所佛教人士办的大学。其间我接触了道家哲学和佛教哲学。应该说我对儒释道三家都有所接触,最近把重点放在了儒家哲学方面的研究,写有关北宋和南宋儒学的书,我也进行儒释道三家比较方面的研究。

中国的儒释道哲学其实都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充满人生智慧,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指导实践。我们研究哲学理论,要面对很多艰深理论问题,跟西方哲学作比较,儒释道三家彼此之间常常吵架,争议谁讲得对或不对。我今天以《近思录》为主题给大家作报告,不是讲哲学理论,而是谈儒者的人生智慧。

《近思录》这部著作是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一部书,以《论语》为典范。其实就是把北宋几位儒学家在研究儒学精深理论之余写的关于人生智慧的宝典、语录,作为心得记录,共同分享,由朱熹集结起来,让年轻学者能够感受北宋大儒学家们的人生体验、人生智慧,从而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参考。这是朱熹的用意。

朱熹另外一个伟大的学术工作就是编四书,做《四书集注》《周易本义》等很多学术理论研究。读书人如果要读书,进德修业,可以通过四书、《易经》来了解理论研究的问题,这是《四书集注》的目的。《近思录》也是朱熹自己借由北宋儒学家们的人生智慧、语录来讲解自己的人生观。

今天,与其说我给大家讲儒学,不如说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关心中华文化的氛围,是你们的出席和聆听,让中国文化在今天这个时代充满活力。

《近思录》跟四书非常接近,先介绍一下这本书。

程颢、程颐是两兄弟,程颢也叫程明道,是老大。程颐即程伊川,他这个人比较严肃一点,他的哥哥程颢比较开朗一点,他们俩个性不同。另外一位是张横渠(张载),张横渠也是非常严肃的人,他写的哲学理论作品非常难读。最好读的是程明道的文字,程伊川介乎中间,但是他们三位都是非常好的学者。在他们之前有一位周敦颐先生,周敦颐年轻的时候曾经是程颢和程颐的老师。而张载即张横渠又是程颢和程颐的表叔,所以他们四个人其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邵雍是他们的好朋友,不过朱熹在《近思录》里面没有收集邵雍的语录。

先看程伊川的话:“君子之遇艰阻,必自省于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意思是,读书人就是要做君子,君子就是要为社会服务。碰到困难,有一些事情推不动,或者自己的好意被误解,事情办不成,是社会问题吗?是别人的问题吗?还是自己的问题?当然都有问题。但君子第一件事是要自省于身。程伊川、程明道、张横渠自省于身的重点在哪些事情上?就是功利心、好胜心,我们为社会服务的时候想的却是自己的功名利禄,想得越多,艰阻越大。而用不正当的方式克服艰阻,那我们离君子的境界愈远了。所以,遇到艰阻是一定的,社会不理想,需要改善,我们才需要服务,当然会有艰阻。这时候要想想,是不是我们用的方法不对,或者我们太贪心了,太好胜了,不是真心地为别人服务。因为君子就是为别人服务的人,就是要让社会变得更好的人。

儒者追求的事业,从孔子、孟子以来发展了两千年。中国儒家文化就是主张要有追求,一个人要成为人才,对社会有用,你会有功名利禄、位子、薪水、酬劳等,但是目的应该是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为了位子、酬劳。为社会服务要有能力,需要努力学习、锻炼培养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个过程是艰苦的,忽略了自我成长的过程,而仅仅注意到自己的社会服务应该得到多少利益的回报,这不是儒者的情调。要把自私自利的部分丢掉,自修其德。好人也会有一些杂念,要自己克制,提高自身的修养。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改正缺点就能够自修其德,提升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修养”我们的品德。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者”就是指读书人、知识分子、君子、人才,就是儒者。“为己”的意思是,我自己作为儒者,为社会服务,我在这个过程中成德成才,提升了我的境界,从君子成为贤人甚至圣人,(所以是为己)而不是为人。什么是“为人”?人们追求学问就是为了提高声誉,获得别人的赞赏或金钱上的利益(这就是为人。为人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真心为人服务,但本文不是这个用法)。我当然为人,作为君子本来就为人服务,因为君子把自己比得天一样高,“天人合一”。人就是天,人做合天道的事情,天自然是照顾百姓的,所以君子也会照顾百姓,照顾百姓是天的责任,也是君子的责任。但古代人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且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人格。“欲见之于人也”,如果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能力,是为了他们崇拜我们,给我们很多酬劳,更大的权力,这就搞错了方向。所以要“为己”,而不是“为人”,我们都是为别人服务,但是为别人服务是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做给别人看。

虽然是为社会服务,但在态度上我们要从容一些,要悠游一些。“志道恳切,固是诚意。”我们为别人服务,为社会服务,有时候太认真了,太着急了,一旦别人不合我们的意,就指责别人,或别人一时不配合我们为社会服务的进度、程序,或者是资源调动,我们就发怒。这个发怒,这个急迫,代表了我们太好强、太好胜,可能不能体会别人的难处,可能是我们对成功的欲望太强,所以必须悠游。“若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社会本来就运作得很慢,好事情本来发展得很慢,你要它快,让它变好是你的理想,但是它有一个过程。改正我们缺点的过程很慢,要有等待的胸襟,不要太迫切。“盖实理中自有缓急,不容如是之迫。”各种事情有各种结构、各种环境条件与因素、各种难处。我们做对的事情,绝对是对的事情,那就是实理,但是这个实理在实现的过程当中自然有轻重、有先后。如果你太急迫了,事情反而弄僵了,那表示我们对人生的体会不够深刻,所以要把事情做对,要把事情做好,就要等等那些慢的人,有一些事情慢一点才会成功。如果一慢就感到没劲了,一慢就放弃了,那还是我们诚意不够。“盖实理中自有缓急”,这是伊川先生讲的话。

明道先生讲:“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每个人都希望在专业上做得最好,对自己的期许要远、要大,这就是励志的意思。不管我的专业是什么,不管我的职业是什么,我都要把这个角色扮演好、把我的工作做到最好,有这种心态的人就是儒者,就是社会的栋梁、社会的人才,就是君子。“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好高骛远是缺点,看大不看小是缺点。当我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好,我们自己在这个领域里头做到最好,出人头地,如果我们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很难实现的理想,结果我们实现不了,整天瞎忙,不能实现的方案,就会心劳,“恐终败事”。

该怎样恰到好处地处理一件事情呢?什么是开悟?什么是领悟?“开悟”就是对于你要做的事情想得非常清楚,不管碰到什么困难你都不会却步,这就是“开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要做的事情,不管志向多大、目标多高远,你都心甘情愿,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来做,这是“志大”。

人生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因为你也需要别人的服务啊,你把小孩送到幼儿园,需要幼儿园老师的服务;你爸爸妈妈生病了到医院看病,需要医生、护士的服务;你的孩子去外地读书,搭车需要司机的服务;等等。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服务,如果我们不懂服务别人,就变成糟糕的社会。儒者的社会就是建立礼乐教化、仁文化、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意思是“礼”的总纲有三百条之多,细目有三千多条,形容礼仪的项目很多,内容非常全面和细致),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的社会,你走到哪里都会碰到好人,这就是服务的社会。你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希望你的服务品质更好,你就要努力学习。“聪明才智略小者,当服十人之务,更大者服百人之务,更大者服千人之务,更大者服亿万人之务。”科学家发明很好的东西服务亿万人之需,要为人民服务就需要努力。

程明道讲,“懈意一生,便是自弃自暴”。什么是“懈意一生”?各位市民朋友,你手上有没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可能花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或者三五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如果你在努力、在学习,就不是“懈意一生”。每天都有重要、该做的事情要做,但是不能急迫,也不要事事冲突,如果这样那是贪心。但是永远有该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要做的事情,而且非常清楚该怎么去做,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会持续做、坚定地做,这就是君子。

懈怠的状态就是自弃自暴。孔子、孟子讲,“人人皆可为尧舜”。只要是人就应该是人才,就应该是有用的人。如果有事情要做,就会积极向上、不断努力,就不会懈怠,就不会放弃。每个人都应该做有用的人,这是儒家最简单的价值立场。

程明道先生警告我们,“不学便老而衰”,不是年纪大老而衰,年纪大的人很有用,不是老而衰。相反,年纪轻轻的,没有人生努力的目标,这就是“老而衰”。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要做君子,要为社会服务,就要学习,提升能力才能够为社会服务。程明道说,学习需要勇气。一年前不会讲英文,一年之后会讲英文;一年前不会用电脑,一年后会用电脑;一个月之前不会开车,一个月之后会开车。假使因为害怕,你就不去学,就是“不勇”。因为不会才要学。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就没有办法帮助家人处理事情,你的公司就停止在那里等着坐吃山空。你一定要让自己不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你才能进步。自己阻碍自己学习,就是没有勇气。学有所成,需要非常顽强的意志力量,这就是勇气,你要有勇气!因为你的家人需要你,社会需要你。你要有勇气继续成长,社会才会进步,你、你的家人、你的同胞才会更好地生活。

“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气”跟“习”加起来是“习气”,“习气”就是不好的个性。有不好的个性就很容易嫉妒别人,很容易逃避责任。如果要为社会服务,做很多事情,就要努力学习,这样时间肯定不够用,当然没有时间去嫉妒别人,没有时间说别人坏话。之所以有不好的个性,当然是过去形成的不好的习惯,而且习惯是你自己把它养成的,不良习惯后来成了你的主人,来主宰你。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你赢过别人,没有什么好讲的,但是能够克服自己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克服自己的缺点,就是赢过自己的习气,习气就是个性,自己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惯,反过来它主宰你,而不是你主宰它。这些不良习气跑出来会给别人造成痛苦,伤害了别人。

为什么说“只可责志”?意思是说,要是你的个性阻碍了你的成长,就是你的志气太小了。如果我们连习气、个性的缺点都不能克服,还说我们理想很远大,这句话显然是假的,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志向。在座各位朋友的志向应该是什么?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有能力为社会服务。没有能力怎么为社会服务?能力从哪里来?从你努力学习、成长,积极克服你的缺点中而来。真有远大志向就一定要把该办的事情办好,事情办不成不是儒者,儒者就是能把事情办成的人,要是总办不成事,就不是人才,不是儒者,所以一定要把事情办成,这才能说你志向远大。事情办不成,有时候是由于别人的缺点,有时候是缘于我们的个性缺陷,如果因为自己的缺点而事情办不成,说明志向不够远大、意志不够坚定。

明道讲:“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内重”就是志向远大,理想高远,心胸开阔。为社会服务的时候常常有很多诱惑,你要做到不被引诱。“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外面的诱惑是很小的事情,关键是你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看得非常清楚,这就是“开悟”了。任何困难你都会突破,包括别人来怂恿你、利用你、引诱你、贿赂你,都是小事,你都可以突破,这是“内重”“得深”的意思。

伊川先生说:“莫说道将第一等让与别人。”意思就是,不管你在什么行业,不管你现在的位置是什么,你都要把工作做得最好,就是第一等人,不要做第二等人。我们自视甚高,我们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是可以办成事情的人,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第二等人,那就是自弃。“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儒家基本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如果整个社会没有任何人坚持这样的价值观,这个社会还能维持下去吗?当然不会。儒家思想讲清楚了,社会必须和谐、社会必须进步、社会必须发展、社会必须安全、国家必须安全、人民必须富庶,所以需要很多人来做有用的人,很多人都做第一等人。做第一等人必须“以圣为志,以道为志”,这是儒家的基本价值立场。

明道说,“仁者先难而后获”。什么意思?为社会服务可以得到酬劳、别人的尊敬,但你不是为了获得酬劳和尊敬才把事情做好,这就是君子的胸襟。“古人惟知为仁而已。”古代人最先考虑的是照顾好别人。“今人皆先获也。”现在的人常常是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先获”,这是“为人”之学,而不是真正的“为己”之学。

“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为己”就是说,我为社会服务,是我人生的价值和目的,结果我真的把事情做好了,这是“成物”。“为物,其终至于丧己。”为什么说丧己?就是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功能,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人之所以为人的角色,这不是个儒者。你可以得到很多,但是不受人尊重。你可能生活得很富裕,但是你可能不快乐,所以追求大家都富裕,大家都过好的生活,才是儒者的目标,那就是“成物”。

张横渠说:“人虽有功,不及于学,心亦不宜忘。”人们在社会上做各种事情,但是如果学习不够努力,没有时间来学习,没有时间来促使自己成长,或者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最好,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心亦不宜忘”。“不宜忘”的意思是说,其实他是很好的人,他也为社会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时时刻刻在自我提醒。所以今天做一个人首先要为社会做好服务。“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假如一个人对任何一件大事小事都认真做好了,儒家的仁义价值也就彰显了出来,“莫非道也”。如果你没有想到你做这个事情有意义、有价值,那么你所做的事情叫“则终身由之,则是俗事”。什么是俗事?俗事就是满足自己利益的事,利益有满足的时候,满足就会停止进步、停止成长,不学便“老而衰”。你做任何事情要想到会影响别人的生活,于是会更加努力,这个事情就变得非常有意义,那就不是俗事,而是圣人的事业。

横渠曰:“耳目役于外。揽外事者,其实是自堕。”“耳目役于外”,耳目是人的器官。“心之官则思”,心才是最重要的。用我们的耳目、口鼻、身体践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事情。但是我们眼睛看到别人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就跟着去笑,耳朵听见什么好笑的话马上就传开了,我们把很多时间浪费在言人长短上,这叫“耳目役于外”。为了一时的好胜,同你没有关系的事你去掺和;该你办的重要的事你却没有勇气去应对,而是逃避;该你办的事不见得做得好,但是不需要你搅和的事,甚至比你小十岁、五岁的人就可以办成的事,你却在那里搅和,这样既阻碍了别人成长,你自己也没有成长好。揽外事者,其实是自堕。年长,能力一定要成长,服务层次再提升,如果没有提升,停留在原来的水平,甚至做需要比原来能力更小的事情就是自堕。每个人要成长,重要的责任需要有人承担,老一辈从职场上退休,他们的经验、能力需要后来人承接,一定要有人接上啊。说穿了,只想做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志气不够大,只想做受众人注目的事情,这是自堕,做的都是俗事。

“不肯自治。只言短长,不能反躬者也。”“长短”就是言人长短。言人长短的时候自己会非常兴奋,这是在退步的状态中,而且会得罪人。

“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意思是志气很小,容易满足。觉得我已经非常好了,就不会去努力。“易足则无由进。”太容易就不会想应努力学习,这样就不会进步,所以志向要大。志向不大你不会想进步,这就是人生的懈怠状态,经常处于懈怠状态就显得“老而衰”。

“气轻”是沉不住气,容易满足。“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你很想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能力很强的样子,准备好就上场了。“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这是气轻、志小的表现。

程伊川说,“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意思是,要看这个人怎么样,就要看他的行为、举动、气度、讲话。想事情想得很深刻、透彻、开悟了。思虑有得,会消耗一些力气。“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真的把事情想透彻了,就了然于胸,不需要再多说,别人怎么跟他讲,也不会改变他的想法。他完全不需要再花力气说服自己和说服别人,力气永远直接花在那件事情的进展上。该做什么,跟别人讨论、辩论,搞得自己很累,一件事情都没有做,还要辩论自己做的事情对,这是没有开悟,叫“实未得也,强揣度耳”,所得不实在。其实我们所谓的开悟,就是对于你所做的、要做的事情想得非常透彻,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做到,不用再花力气讨论、辩论、说服别人,或者说服自己,你就会认真地、一步一步地去做。

程伊川说,人的身体血气固有虚实,圣贤也不免会有生病的时候,可是“未闻自古圣贤,因学而致心疾者”。我们身体累了休息一下就好了,不会因为学习、为社会服务而产生心病。什么是心病?事情想不清楚就是心病,容易骂人就是心里有病。对于该做的事情、理想的事情、为社会服务的事情,对就是对的,没有人因为想这种事情想破头脑。如果把头脑想疯掉了,那是因为欲望太强,患得患失,绝不是为追求理想而把自己伤破脑袋。“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只是态度而已。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是程伊川引用的《论语》中的一句话,太精彩了。意思是,读了书就要会做事。《诗经》里面这么多的文章,很多篇章是讲述处理人际关系原则的内容。什么情况下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感受,每个人有不同心思,你要了然于胸,才能够跟别人应对自如,才能够做外交官。读《诗经》读了那么多,还不能应对自如,说明根本没有读通《诗经》,不过是练习读古文而已。

让你做一件事情,为什么不能办成?“授之以政”,就是给你一件事情让你办成,你要知道事情难在什么地方,关键环节在什么地方,什么事情需要你自己努力,什么事情需要把程序安排好,这是你能力的展现。各位朋友,你们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个儒者,或者是否是有能力的人。很简单,看看你自己的事情常常办得成还是办不成,公家的事情你常常办成了还是办不成。给你一个评判标准,公事你常常办不成,说明你肯定偷了懒,事情当然办不成;如果你害怕了,也办不成;你自私,更办不成。读了《诗经》,人与人之间互动产生的感受就是读通道理。人是很复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跟别人互动的时候,应该知道别人的心态,所以“使于四方”。做一个儒者、君子,你自己要单独就能够把各种场合下的事情处理好。

前面讲的都是理想,现在讲方法。方法很简单,存养,就是好好吃饭,好好讲话,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乱吃东西,病会从口入,食物是最好的钥匙。

“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提醒一下大家,因为我们太容易吃到很多不利于健康的东西,好吃的食物不一定有利于健康。如果长官让你报告的时候你精神萎靡,老师让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你打瞌睡,这说明精神没有养好,身体没有养好。怎样把精神和身体养好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握好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也。”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事之至近”,我们每天都吃东西,“所系至大”,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更严重的是,一天吃东西只有三次,我们一天讲话几次?3000次,每一句话将形成别人对我们的观感,形成老师对我们的观感,长官对我们的观感,部下对我们的观感,学弟学妹对我们的观感,决定了我们办事成不成,所以言语是很重要的。言语反映了我们的个性、能力。不要把力气花在说别人的缺点上,要把力气放在发现自己的缺点上。你的个性,在讲话的时候一定会表露出来,形成你的社会形象,决定你命运的好坏,所以讲话要谨慎。讲话完全是你的个性在主导,如果你个性好,是照顾别人、为别人服务的个性,你讲话就会让别人很舒服,社会会因你而进步。你个性不好,你一讲话就伤人,很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所以言语非常重要。

“邢和叔言:吾曹常须爱养精力。精力稍不足则倦。”你累了,体力不支,你的体力耗在哪里了?或许是揽外事,言人长短。如果体力耗费在这里,重要的场合你可能没有充沛的精力,怎么能把事情处理好呢?

以上讲的都是方法。身体要照顾好,讲话要小心,吃东西要注意,平常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不要熬夜,该干事的时候要精神昂扬,不要萎靡。这个话太简单了,太平常了,但是太有道理了。

“精力稍不足则倦,所临事皆勉强而无诚意。”你有诚意为社会服务,但是你为百姓说话时精神萎靡,这不是有诚意的表现。相反,你没有诚意,你的力气用在吃饭、睡觉、聊是非上,没有用在为百姓服务、为民众服务、为自己的社团服务、为班级服务、为家庭服务的重要事情上。重要的场合没有力气,就是没有诚意。

“接宾客语言尚可见,况临大事乎。”跟别人应对进退,接待一下朋友都可以看出你这个人精神状态好不好,何况做国家大事,更需要精神状态饱满。

“圣人不记事,所以常记得。今人忘事,以其记事。”“圣人不记事”是指圣人不记小事、琐事、好笑的事,用来聊天的事、八卦的事,因为圣人要做的事情非常清楚。就像刚才问过在座的各位,三五天内大家有没有重要的事要做?一个星期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今天晚上有没有重要的事要做?要记得重要的事情且都要做好。圣人不记不需要记的事,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不必强调,在心里头清清楚楚,重要的事情一件都不忘。圣人不会把力气放在无谓的事情上。“今人忘事,以其记事”,重要的事情做不好,因为他的精力都放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不能记事,处事不精,皆出于养之不完固。”记不住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到位,马马虎虎,那说明自己志气不够远大。志气远大须符合很多标准、很多条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主心不定,识心如寇贼而不可制,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意思是说,做事情做不好,慌里慌张,忙忙乱乱,明明在做这个事,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情。重要的事情做不好,借口说被別的事情耽搁了,这叫“事累心”。程伊川说,“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重要的事情记不住,办不成,是你自己的心耽搁了重要的事。调整心态很重要。

如果讲话不能感动别人,是因为你诚意不够。做事情一做就厌烦,也是没有诚意。我们哪怕是例行公事,哪怕是每天做同样的事情,都是为社会服务,不能厌烦。你一厌烦,就会影响到跟你互动的人,服务品质就不好了。所以做本分的事情,要认真做,认为这是很神圣、很伟大的事。你家孩子到学校念书,老师哪天厌烦了?你爸爸妈妈到医院看病,如果有一天医生、护士很累,不想理你,那怎么办?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不要厌烦,厌倦也表示无诚意。人就是要做事,不做事,社会就没有办法变好,所以人人都要把事情做好,不要厌倦。

人做事情往往容易发怒,因此要克制。程明道讲,“制怒为难”,要克己,特别是在做公家的事情时,如果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愤怒情绪,那你要小心了。什么意思?因为做公事导致自己的私利没有顾及而愤怒的话,你会责备人,而且头头是道,其实是自己的私利没有顾及。当你在发怒时,别人在道理上也许说不过你,但是心里头都明白、都会看得出来你的意思,这等于你把自私之心赤裸裸地用愤怒的语言、放大的声音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你用语言伤害的是自己。所以愤怒是很可怕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究竟为了什么事情而愤怒,特别是在公开场合、大庭广众之下愤怒,简直是你在向别人坦白、交代自己的自私自利。你发怒的时候一定提醒自己,因为你正在暴露你自己,正在形成不好的个性,一定要克己、制怒。

程明道说,君子碰到困难,就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粗糙的石头来磨块玉石,那块玉石很快就很光滑了。君子天天跟小人相处,受小人折磨,不发怒,而最终能够引导他,还能够把事情办成,胸襟扩大,能力提升,才是真正成就了这个君子。所以“古之学者为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愿意忍耐,困难越大受磨炼越多,成就越大。所以君子会甘心被磨炼,而不是一看到别人的缺点就暴怒、责备,看到别人不进步就暴怒、责备,当你在暴怒的时候你已经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欲望,反而是让人感到可耻的事情。

“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懂得责己,懂得反省自己的缺点,而不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不要一碰到难处就发脾气。“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为社会服务,不以暴怒的方式处理,要以和谐的方式处理,才是社会的进步。

张横渠讲过一段寓意很深刻的话,各位在座的爸爸妈妈应该知道,孩子从小不要太骄纵他,否则长大了,坏脾气、坏习性改不了。个性的缺点常常是小时候养成的,“世学不讲”,儒家的道理不讲究,从小、从幼娇惯坏了,长大之后更加凶狠。如果你小学同学过去就是这种习性,二三十年后,他的毛病会跟小时候一样,并且会变得更严重。

“到长益凶狠,只为未尝为子弟之事。”小孩就应该做小孩的事、子弟的事,应对进退,对长辈有礼。“则于其亲己有物我,不肯屈下。”小时候不肯屈下,没有孝心、没有敬意,这个病根将跟随他一辈子。

“随所居而长,至死只依旧。为子弟,则不能安洒扫应对”,不懂礼让朋友,不能欣赏朋友的优点,不能够成全朋友的美事。“有官长,则不能下官长”,对长官没有敬意。这是最笨的人,太骄傲了,不知道长官操自己的生杀大权。“为宰相,不能下天下之贤”,天下事天下人做,宰相一个人做不了几件事,要有君子在各个岗位,每个岗位的执事者都是宰相,应该是尊敬、礼贤的对象。没有这样的敬意,就是“从小骄惰坏了”。

家道,同父母亲人怎么相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人都有父母,若父母不在了,过生日应该悲痛一些,因为父母照顾了我们,把我们养大,这种情况下过生日,怎能忍心置酒长乐?过生日的意义是什么?如果父母不在了,生日这天应该要思亲恩,而不是喜乐。“若具庆者可矣”,除非父母都在。

“病卧于床”,父母亲病卧于床。“委之庸医,比之不慈不孝。事亲者亦不可不知医”,每个人都要成为家庭医生。当然今天的社会不可能这样,我们只好信赖医生和护士,让医生和护士很有耐心地照顾我们的家人。我们期许自己,也可以期许别人,先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

“人之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碰到困难,要坚持走正道,不能妥协。不要以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处置”,处置好了以后是“尽人谋”,“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就是接受这个结果。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状况发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选择的路是对的。

“有人遇一事,则心心念念不肯舍,毕竟何益?”我们为社会服务,若无法立刻完成,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不要整个脑子想这件事情,否则可能耽搁其他同样重要的事情。“不会处置了放下,便是无意无命也”,假如“只有一个处置”,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那我就这样做,没有效果没有关系,受到一些损失没有关系,这就是“意”。“命”就是知道环境中有阻碍,命中如此只好这样,暂时搁着,去做别的事情。

张横渠说,“人多言安于贫贱”,其实没有人愿意安于贫贱,他只是看透了人生,“其实只是计穷力屈,才短不能营画耳”(其实只是能力不够),没有办法致富,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安于贫贱,(贫贱)也没有问题啊。“邦无道,富且贵,耻焉。”有一些富贵是可以拥有的,有一些富贵不能要,那叫安于贫贱。一般的人“若稍动得,恐未肯安之”,如果有机会用不好的方式变贫贱为富贵,通过不正当的方式,不见得能够安。什么人才能真正安于贫贱?“知义理之乐于利欲也,乃能”,什么是“义理”?对的事情,应该是对大家都好的事情。

张横渠把人生看得很透彻,“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非笑”。怕别人笑我没有车子开,怕别人笑我没有去饭店吃饭,怕别人笑我住的地方不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不知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亦不恤,惟义所在。”在现实社会中只要我们有能力都会有一份工作,有工作就有报酬,有报酬就能够照顾好个人的生活,然后用心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这就是理想的社会。可惜我们常常把力气用在追求车马衣食上。

程伊川说,“人恶多事,或人悯之”。事情太多,常常很烦恼,但是,“世事虽多,尽是人事。人事不教人做,更责谁做”?处处都有事要人做,人就是要办事,儒者就是要把事情办成。你稍微骄傲一下事情可能会办不成,你稍微自私一下事情也可能办不成,你稍微懒惰一下事情也办不成。“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要做好一件事情很辛苦,但是破坏一件事情非常容易。

“圣人之责人也常缓。便见只欲事正,无显人过恶之意。”不要骂人,公开场合随意骂人,很伤别人尊严,私底下好好讲就可以了。你的目的是让他进步,借责备别人显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物,就是自私心在作祟。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当你生气的时候,是暴露你个性缺点的关键时刻,不要以为生气时自己理直气壮,自己辨别是非,常常并非如此,为什么不习惯和颜悦色呢?

“富贵骄人,固不善。”富贵常常让人骄傲,富贵了,要把缺点改掉。“学问骄人,害亦不细”,要有资质、天分、时间、环境的配合才能够做好学问。做好学问的目的是什么?学问都是别人努力研究出来的成果,当然还有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学问就是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不是拿来向别人炫耀的工具。有学问才有能力,有能力才能为社会更好地服务。不需要学习、不需要能力,就能过很好的生活,这肯定不是通过好的方式获得的。用暴力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利益,那是流氓,不是为社会服务,更不是有学问的表现。学问都是辛苦、艰苦得来的,但是得到学问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你为别人服务,别人不花一毛钱可以得到你的服务,你的服务才真正到位。你的服务需要别人低声下气地求你,说明你为别人提供的服务非常不到位,这无非是你借服务别人在满足自己的私利。“学问骄人”是很不好的习气,做学问做好了,能力强了,就有可能变得富贵了,做学问是为人服务的,不是拿来轻视别人的。

程明道借用庄子的话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阅机事之久,机心必生。盖方其阅时,心必喜。既喜,则如种下种子”。如果我们自己的欲望太强,我们很难明白很简单的道理。心思太复杂,城府太深,“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反而很简单的道理都不能够明白,很简单的快乐都不能够享受,很单纯的人生都不能够去品味。心机太多,常常是为了欲望。心机越多,人越虚伪、活得越辛苦、越不自在,整天脸上的表情越奇怪。不要“阅机事”,何必要知道别人的隐私?“方其阅时,心必喜。既喜,则如种下种子。”你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你可能去讥笑别人,要挟别人,容易产生害人的念头。各位朋友,回家照着镜子尝试一下,去想一些很复杂的事情,或者是心机很深的事情,看看你想的时候你脸上的表情是否开始改变,是否变得很奸险?我们的心思会带动我们的相貌,带动我们脸上所有的神经,慢慢形成我们新的面相。40岁以前的面相父母亲负责,40岁以后的面相自己要负责,试想我们每天想邪恶的事情,我们的面相就会变得很可怕。爱美是人的天性,美貌是人的天职,用现代的话讲,你应该是个漂亮的人才好啊。心机太多,相貌不好,会让人非常不舒服。

接下来我补充一点胡宏先生的东西。

胡宏是这几位先生的晚辈,他的父亲是程颐和程颢的弟子,胡宏在长沙岳麓书院,秦桧曾经受到过胡宏父亲胡安国的提携,所以秦桧当权以后,想让胡宏入京为官,胡宏宁可在家乡教书、教子弟,也不愿配合秦桧的决策,所以没有入朝为官。他是对人性、对历史了解很深刻的儒学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非常深刻。

“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看到别人的缺点先想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缺点,这样的人会成为君子,碰到什么事情找理由责骂别人的人,会变成小人。

“处己有道,则行艰难险恶之中无所不利。”一旦把握事情该怎么处置,就勇于承担。如果眼前非常艰难,没有关系,当我们已经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就永远坚持这个态度,哪怕受到一些损失也没有关系,人生的路很宽广。“处己有道”,就是用对的方式做公家的事。“失其道”,就是用不对的方式做公家的事情。“则有不能堪而忿欲兴矣”,你用了不正当的方式,说明你急功近利,利益没有到手你居然会非常愤怒,而且忍不住把愤怒公开宣泄出来。你宣泄出来又怎么样呢?宣泄是因为公家的事就没有关系吗?错了,你宣泄了,就是“失其道”。你用不对的方法做公家的事情,如果办不成你会更加生气,而且你没有办法忍受这个气。真正为公家服务,用对的方法,事情办不成你可能会感慨,也许会很伤心,世道真的不好,但是他不会用不好的方法去解决。不会很愤怒,愤怒常常是因为私利暴露了,因为“是以君子贵有德也”,否则,被看穿了不是丢人吗?

“有之在己,知之在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诚意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不但要有诚意,并且要有能力。“知之在人”,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也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目标。我们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有之而人不知,从而与人较者,非能有者也。”你有能力很好,但是人家不知道,没有人来歌颂你,你很不高兴,或者别人说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你很不高兴,从而与人计较,说明你的修养程度不够。“非能有者也”,你认为对的事情态度应该很坚定,但是要心平气和,不要辩论,不要跟别人炫耀,更不要去吵架,强调自己多么正确。“与人较者,非能有者也。”

要做有仁德的人,就要为社会服务,多为别人办事,把好的东西传给民众,就是行仁政、仁德。仁者君子,君子做事时很认真,否则就是不仁。要把公家的物资发给百姓,要成为有仁德有胸怀的人。“不仁见天下之事大”,他手中的事情最重要,大家都得注意他,都得感谢他,都得求他。“而执天下之物固。”他手上握有的资源不容易发出去,一旦别人没有经过他的许可把东西给百姓,给该用的人使用,“故物激而怒,怒而不能消矣”,他就非常生气,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没有来感谢他,上面没有刻他的名字,“物激而怒”。“感物而欲,欲而不能止矣”,背后隐藏着他的私欲啊!

仁者就不是这样子。“穷理尽性以成吾仁,则知天下无大事,而见天下无固物。”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大家服务的,不需要人感谢他。“见天下无固物”,这都是你该得的,没有关系,你拿去,道路应该修好,房子应该盖好,这是该做的,为了自己我办这么多事,都是小事,所以有仁德胸怀的人,“知天下无大事,而见天下无固物。虽有怒,怒而不迁矣;虽有欲,欲而不淫矣”。仁与不仁的差别在这里,仁者为社会服务,不为报酬不为名誉。小人为社会服务,需要别人非常尊敬他,这有点老子的味道。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有能力的领导者不需要大家感谢他,大家都不知道他的付出也没有关系。“其次,亲而誉之”,需要人家来感谢他、称赞他。不好的领导者有不好的欲望,用不好的手段,“其次,畏之”,大家会害怕他,这比较像法家心态。“其次,侮之”,没有能力还坐在位子上,事情又做不好,这是“其次,侮之”。遭人侮辱,早就不应该坐在位置上。这个话非常深刻,我很乐意跟大家分享。

“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有品德的人得到了财富是用来服务社会的。“无德而富贵”,有了财富之后过奢侈的生活,“乘富贵之势以残身”“以富贵骄人”,向别人炫耀,过很萎靡的生活,结果拥有财富反而伤害了自己。“乘富贵之势以残身。富贵,人之所大欲;贫贱,人之所大恶。”大家不喜欢贫贱,但人贫贱仍然可以修养品德,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提升。“而不失于昏淫者寡”,富贵了通常会把持不住,有时候因为富贵反而把身体搞坏了,意思是说,不是不要追求富贵,而是要注意这种现象。“则富贵也,有时而不若贫贱矣。”

人生的路很宽广,为什么有时候会心急,患得患失?无非是利益在脑子里作祟。如果想的是为社会服务,那么事情很容易想清楚,不会产生焦急的心情,也就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做。懂得反省自己的缺点,把它克服掉,为社会服务,人生的道路是宽广的,否则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味指责别人,人生的路就不明了了。这个人你指责他,那个人你得罪他,以后没有人跟你合作了,你也办不成什么事,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经常检讨自己是修身之本。“本得,则用无不利”,“君子务本,本利道生”,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基础。

“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言人不善的时候,我们经常想别人可笑的事情,自己脸上的肌肉线条开始刻画出奸险、邪恶的样态,我们不是在丑化自己相貌的同时也得罪别人吗?所以“以言人不善为至戒”。

一件事情要取得成功很困难,自己要付出很多努力,社会环境各方面也要配合,但是破坏它很容易。“升高难,就卑易。舟之行也亦然,溯流难,顺流易。是故雅言难入而淫言易听。”对的话你就得努力,你得早睡早起,你就得做事,你就得谦让,你就得付出,你就得忍耐,所以不容易听得进去。辛苦!算了!不要早起,这个话容易听。“雅言难入而淫言易听,正道难从而小道易用。”在座的各位朋友,作为君子就是要把事情办好,你一定要常常问自己,你把事情办成了,还是办不成?如果事情到你手上办不成,你还有很多言语来推卸责任,你是虚伪的人,不是真诚的人,不是儒者,也不是君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反思,改正自己的缺点,然后懂得付出,把事情办成,这才符合儒者的标准。

“能攻人之实病至难也。”朋友之间相处,他有缺点,你看得很清楚,能够讲给他听,这件事情不容易,这是第一。第二,他不听那就更难了。“能受人实攻者为尤难。”每个人做到有修养很难,也不容易听得进别人对自己的指责,所以人能攻我实病,我能受人实攻,这才够朋友。人长大了,不喜欢听别人讲自己的缺点,年纪越大越听不进去,反弹越大。我们在生气的状态下过日子,就不会有机会听到别人对你的指责了。

可是大家也想想,你处在生气的状态下,你回家照镜子,进入生气的状态,看看你的脸是什么样子。你用不好的神经线条刻画你的面相,长得好看是你的责任,不要靠生气来讨生活,要听得进别人“实攻”,这是我们的修养。“人能攻人之实病,我能受人实攻”,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否则“其不相陷而为小人者,几希矣”。小人甜如蜜,整天说你的好话,但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因为君子不会随便说你的好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当你有缺点他帮你指出来,如果你是进取的人,那你就听得进去。如果你常常生气就听不到,如果要想听到别人讲实话,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常常面带微笑,别人有话才愿意跟你说。如果你常常做坏事,不想被人家指责,很简单,你只要表现出正在生气的样子就行了。一只小狗得罪你,你正在生那只小狗的气,这时候别人不会跟你讲真心话,况且生气会让你变得很丑,“能攻人之实病至难也,能受人实攻者为尤难”。

刚才讲的都是老掉牙的观点。也许你爸爸妈妈讲过,或是老师讲过,确实这些都是儒学家传下来的经验,它们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很近。所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是人生智慧,人生智慧古往今来都很有用,我们讲这些话一点儿也没有隔阂的感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