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都有一个寻根的情结,考虑我们的姓是怎么来的,我们的根在哪里,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寻找家谱,这是寻根问祖的主要途径。什么是家谱呢?归纳一下有两个答案。第一,从狭义角度理解,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家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现在大量流传的都是书本家谱,这样的家谱属于狭义上的。第二,从广义角度理解,家谱是记载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涵盖面比较广。我们知道有一些家谱不仅仅是书本家谱,还有一些写在布上或纸上,或刻在石碑上。总之,家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家谱包含三个要素:第一,血亲集团,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第二,记述了本家族的世系,是怎么由老祖宗一代一代传到现在的,这个世系要清楚;第三,要有载体,书本、布、石碑、青铜器等等。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漫谈中国家谱文化”,下面我侧重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国家谱的沿革。中国家谱的发展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①中国家谱的起源: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晚期至夏商。②中国家谱的诞生:周代。③中国家谱的勃发:魏晋南北朝。④中国家谱的兴盛:唐代。⑤中国家谱的转型:宋代。⑥中国家谱的完善:明代。⑦中国家谱的普及:清代及民国时期。⑧中国家谱的新修:近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