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极其广泛、深入的变革正在中国农村进行。这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引起了农村经济内在生机的焕发,导致生产的方式和结构的更新。中国农业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将由此开拓宽阔的道路。
农村变革的基本潮流,就是被泛称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经济新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它的具体形式不一,主要是联产承包;联产承包又有多种形式。它们经历了实践的锤炼和不断演变,正在趋于成熟,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
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
农民群众热烈期望农业生产责任制稳定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过去许多年的宣传,集中劳动和按工分计酬的社会主义农业的模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比较凝固的观念;尽管人们对于这种模式丧失信心,却不敢断定对它的扬弃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因此有不少人感叹:联产承包好是好,只怕长不了。“怕变”,即怕走回头路,是农民群众中相当普遍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使得他们当中一些人的行动带有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