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青铜器发展的两个高峰
在线阅读 收藏

主持人 文学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凤瀚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曾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1998年调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任副馆长,2000年任馆长。历史博物馆与革命博物馆合并成国家博物馆后又任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2006年调到北京大学任历史系教授。朱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先秦史、古文字与青铜器专家,又长期在国家级博物馆担任领导职务,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专家。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朱老师给我们做讲座。

朱凤瀚(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感谢院长刚才的介绍,不敢当。研究生院搬到这里来以后我还是头一次来。今天我想概述一下中国青铜器的情况,对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做个简单的介绍。大家知道,在中国的文物博物馆研究中,包括考古学研究中,青铜器都是一个重头,原因稍后我会讲到。中国青铜器发展的历史很长,是从所谓的夏商周之夏开始,其实也就是从考古学中讲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自此,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我这里提到的两个高峰,是学术界一般的看法,就是说中国青铜器发展有两个高潮时期。所谓的高峰时期,指的是青铜工艺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种类繁多,造型和纹饰艺术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很有特色的一个阶段。第一个高峰是商代后期,亦即考古学上讲的殷墟文化时期,再一个高峰是指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我们说有这两个高峰,不是说其他时期青铜器无可言处,青铜器在其他的时期还是在发展的。比如说经商后期进入西周,西周并不是不重要,只是我讲的标准就是青铜工艺有新的发展,种类增加,新出现的纹饰和造型格外突出,这也是大家公认的。这样以这两个高峰概括中国整个青铜器的发展历程。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浏览一下青铜器的发展过程。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