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西部大开发中引进外资改造国有企业的思考
在线阅读 收藏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切实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我们判断市场经济改革的进度主要是看市场中有没有真正的市场主体,也是看有没有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其中产权是根本问题。只有通过竞争性的交易,让生产要素在各主体之间自由流动,才能合理界定和明晰其产权,使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地方,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盘活存量,重组资产,进而提高其经济绩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30年,国有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国企不活”的老大难问题若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西部大开发也就无从谈起。2000年是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加之“入世”在即,国企改造问题迫在眉睫,西部地区更是如此。

为此,本着“让市场、引资金、卸包袱、换技术、学管理”的原则,我们应积极与海外大公司合作,对国企实施引资改造。在方式上可以开放资本要素市场,用产权交易吸引外资,向海外市场出售更多的国有资产。引资“嫁接”如果把握得好,就完全可利用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管理的先进模式,走出国有企业转轨的捷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