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00年8月25日下午3时15分~5时。
访谈地点:广州市××路21号:××酒家。
受访对象:曾×× 梁×× 陈×× 范×× 何×。
访员:你们觉得衣食住行生存需要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吗?
梁女士:是,是这么样的。生活中肯定不能少衣食住行,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啦。
访员:假如是的,你们认为衣食住行生存需要主要包括什么元素或内容是什么?
曾女士:一份工作最紧要啦。最紧要有工开,有工开就有钱可用啦。
何女士:我认为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要有一些稳定的收入,靠劳动来换取。
范女士:假如我没结婚,出来打工挣的钱自己就买点靓的衣服穿啦。
梁女士:找到一份工作,一日三餐不用愁啦。有的吃,有地方住,不用依靠朋友,不用找人帮助。
访员:你们觉得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哪种方式能满足这样需要?
何女士:当然是社会福利及保障啦。
曾女士:社会福利啦。
访员:与改革前比,哪些方面满足比较好,哪些方面满足不那么好呢?
何女士:我认为,衣和食满足的比较好,住和行就一般啦。衣服品种也很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吃的粗糙的也有,好的也有。住就一般啦,有些人没得住就睡马路边,有的人就住高楼大厦,房产差价比较大啦。行呢,虽然说,交通工具很方便,但还是存在交通阻塞问题。
曾女士:我觉得比以前找工作容易点。以前要居民才有工作,才能分配工作吗?现在给乡下和外省的人都有份工作啦。钱是另外一回事,找到工作就有钱啦。
访员:哪些方面不如以前好啦?
曾女士:住的地方比较紧张。最紧要是住啦!一个套间三间房有三个户口,住就好困难啦。一个厨房三家人用,怎么做饭呢?
访员:你们觉得健康是不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吗?
梁女士:当然是啦,如果人不健康,做什么都没有什么心机啦,也都好危险啦。
曾女士:到什么部门工作都要拿健康证啦。
访员:假如是的话,你们认为健康主要包括什么元素或组成内容是什么?
梁女士:体育运动啦。
何女士:我觉得健康,衣食住行都和它有关系。如果说你衣服穿的单薄,也会造成不健康身体,如受了风寒之类的。吃的不好,住的不好,同样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陈女士:人要健康,就要劳动。健康胜过金钱。
访员:你们觉得在满足健康需要方面上,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陳这三种方式哪个更能满足这些需要?
梁女士:社会福利及保障。
访员:就业和家庭呢?
何女士:我认为,这三点都有关系,如果三点都能做到的话,才是真正的满足。至于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我认为,如果说没有街道企业就业的话,那就没有一定的收入。至于家庭方面来说,如果说你有再多的金钱,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家人的照顾也是一样不行的。社会福利及保障来说,如果说你有金钱,有工作,家人也好,但是买不到需要的药和医疗设备,等等。所以我说三点都有关系。目前做得比较好一点的,可能是街道企业和家庭吧!社会福利及保障不太满足,因为这种假象太多啦。
访员:与改革前相比,你们觉得健康里边哪些方面满足比较好,哪些方面满足的不那么好呢?
梁女士:现在的空气环境很不好,污染厉害啦。
曾女士:跟以前比,空气太浊啦,以前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人。现在人口又多,高楼大厦又多,车辆又多。
范女士:现在广州市一年一小变,变化的很靓!是不是?人民公园那里很靓,绿化也好。
梁女士:空气太浊啦,还是想念过去的旧日子,虽然穷点,但没有现在这样,太乌烟瘴气啦,是不是?
访员:你们觉得自尊是不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吗?
梁女士:个人没尊严,怎样可以落脚在社会上?
何女士:我认为自尊,它后面写了一句,是做人不可缺乏的,这句我很赞成。但是,又说,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我觉得不一定说自尊是一定会给人造成伤害。就是说,没有自尊就一定给人造成伤害。有时候它为了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话,他牺牲自己的自尊,一样给别人带来好处,也不一定光是造成伤害。
陈女士:我觉得人应该有自尊啦。没自尊好似就没有人性啦!
访员:假如是的话,你们认为自尊主要包括什么元素或组成内容是什么?
何女士:从字面理解的话,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啦。
梁女士:自己对人坦诚,有礼貌的,自己有信心啦。自己没自信心就自然没自尊啦。
陈女士:假如工作不好,自己就没有自尊啦。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何女士:我还认为,比方说去偷呀,抢呀,这个人已经没有自尊啦,没有人性啦。一切都靠自己一双手劳动换取,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才叫自尊。
访员:你们觉得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哪种方式能满足自尊需要?
何女士:这三种里边,我感觉街道企业就业,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可能稍微强一点吧,因为在街道企业就业是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不是白吃白拿。在家庭的话,有时候是靠家人来支撑,靠家人给以帮助。社会福利及保障更不用说啦,是别人给的,我觉得还是靠自己才能满足我的自尊。
访员:那么,与改革前相比,哪些方面满足比较好,哪些方面满足的不那么好呢?
何女士:我认为,比较好的就是现在就业比较方便啦,无论你是下岗的也好,省内的也好,省外的也好,都可以找到工作,只要你有那个能力都可以。不好的有那么一点,怎么说呢?用什么来形容呢?就是界线吧!
访员:那什么是界线呢?
何女士:界线?比方说我是外省的,来到广州,不会讲白话(粤语),就很难立足。再比方说,下岗呀,年龄呀,也是个问题。再有就是文凭,硕士也好,博士也好,你那个年龄和外貌也很重要的。
范女士:现在找工作虽然容易点,但附加条件很多,吓死人啦,如要懂得讲广州话,还要身高在1米60以上。
梁女士:现在都说找份工作很难,什么都讲钱。以前没有要求身高,现在又要讲身高,又要文凭,这很容易伤害人的自尊心。
访员:你们觉得自主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吗?
何女士:我觉得这个自主还是跟那个自尊是一样的。我赞成第一句,不赞成后面那一句,就是做人不可缺乏。
梁女士:自主在自己个人生活中说了算,有一日到某企业工作,当然是老板说了算,这不像在自己家庭,可以自作主张。
访员:那么您觉得自主是不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呢?
梁女士:这要看一下什么方面啦。
访员:你们认为自主主要包括什么元素或组成内容是什么?
何女士:想问一下,这个自主,是从那一方面理解?如果是从字面理解,就是自己的主张和主意。但是,你如果联结起自尊,那理解又不同。
访员:那您自己如何理解的呢?
何女士:我认为自主确实是做人不可缺乏的,因为作为一个人来说,要有自己的主张,要有自己的个性,大脑长在自己身上,不是由别人来支配的,要靠自己。我不赞成你们前面提出的,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
曾女士:好像做一件事,不用东又问,西又问,自己可以做主,这才叫自主。不能什么都要靠别人,要靠自己。
陈女士:我觉得生活中好多事也都要自己做主啦,如果没有主张,什么都问人家,简直自己就没有什么思想啦。不过,有的事还是要问人的好,太过主张都不得啦,特别是在工作方面。
范女士:自主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的事,不用问人啦。
访员:你们觉得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哪种方式满足自主需要?
何女士:我认为,就是家庭和社会福利及保障能满足自主。在街道企业就业,因为是企业就有它的规章制度,很多地方不是我说了就可以的。如我喜欢早上8点钟上班,下午5点钟下班,可是它根本就不能按照自己的主意来决定。在家中,现在每个家庭的父母和家庭成员都比较开明啦,也许是出于一种亲人关系吧,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征求自己的意见,你想怎么样,只要是不会给其他人造成伤害的就可以,都会满足。社会福利及保障就更不用说啦,这一点我觉得很可以满足自主。社会福利及保障都是对人有好处的,特别是对老、弱、病、残这些人,没有一些自主能力,这个社会福利都会给他带来好处。
陈女士:我觉得家庭可以满足自主的需要。因为在家里,都是自己的亲人,可以自己讲,可以自主啦,但也不要太过分啦。在单位就不同,太多的规章制度,想做主都未必有这个权利。
范女士:我觉得是家庭啦。在家里,你想做点什么,父亲都不会干涉啦,但不要去侵犯别人啦。
梁女士:在家庭可以自作主张,自己中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有什么限制。到了社会上,如来到企业工作,都有些限制啦。
访员:与改革前相比,自主哪些方面满足比较好,哪些方面满足的不那么好呢?
何女士:与改革前相比,那些重男轻女的现象减少啦,还有那种指腹为婚基本上都不存在啦,都是由儿女自己作主张,自己拿主意。又比方说你想买保险就去买保险好了,你不想买也没有人来强迫你。
访员:这现在比过去更加能够满足啦?
曾女士:是!
访员:你们觉得同人联系或与人关系是不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吗?
范女士:同人联系多沟通点,找工作做都比较方便啦。
陈女士:大家都有一些朋友,这些朋友又有朋友,偶然相遇,就有关系啦。
访员:您认为同人联系或人与人关系主要包括什么元素或组成内容是什么?
何女士:人与人关系应该有很多种,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还有那些朋友啊,异性呀,等等。
陈女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是真心朋友啦,通过相处、联系,或者通电话等。
访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曾女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要那么多是非啦,斤斤计较。
梁女士:有心机就有朋友,双方要坦诚相待,有什么都讲出来,大家分享一下。既然同他当做朋友,就不要隐瞒什么。
访员:你们觉得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哪种方式能满足同人联系或人与人关系的需要?
梁女士:你想找份工作,若不认得朋友,怎么同人联系呀,是不是?在社会上,亲戚朋友保持联系,呆在家里朋友就认得不多,你怎么有可能联系呢?
陈女士:出来工作的时间越长,相交的朋友自然都会多啦。这么多朋友然后又各分四方,又联系并结识更多的朋友。
何女士:我认为,如果是想满足的话,三种都必须存在。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三种都应该存在。如果我没有去就业,没有踏出家门,就是局限在小笼子里,只会认识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家人。但是出来就业的话,我就可以存在有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呀,或者是同事关系、工友关系,很多关系都已经出现啦。对家庭吗,主要体现是亲人,亲人的关系啦,有一种家庭温暖啦。社会福利及保障,我认为这一点可以满足我同人的联系,比方说交通工具比较方便啦,通讯、电话等,也方便了同人联系。如果说没有社会福利及保障的话,关系再好也没有作用的,比方说,好朋友怎么体现出来呢?我在有困难的时候,他可以帮我,或者我在伤心的时候他可以来安慰我、鼓励我之类的,才可以给我感到满足。
访员:那么与改革前比,哪些方面满足比较好,哪些方面满足不那么好呢?
陈女士:以前一般都是写信啦,现在更方便啦。现在的朋友不一定都能做到交出个心,人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啦,不像过去大公无私啦,肯定有自己的利益啦。未必我交出一个心,对方就能交出一个心。
何女士:同改革前比,满足的比较好的就是街道企业,因为街道企业有很多私人企业呀,集体企业呀,可以满足全国各地,无论是本省、外省的人的就业问题。满足这些,就有了一定固定的收入,有了收入才可以同人联系啦。但是,如果说有些做得不够好的,就是出现了一些勾心斗角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存在很多矛盾。
访员:你们觉得人格和道德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吗?
何女士:是,这都是。
陈女士:人没道德,还有什么?
访员:大家都认为是。假如是的话,你们认为人格和道德主要包括什么元素或组成内容是什么?
曾女士:礼貌啦,语言啦。
何女士:自尊、自主、自强呀,或者思想品质,言谈举止等,都与人格和道德有关。
范女士:人格都不会伤害到人啦。关于道德就不知道怎么答才好。
访员:你们觉得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哪种方式能满足人格和道德的需要?
曾女士:就业啦,不就业人家都说你没人格啦。
何女士:街道企业大部分都是私人企业,都是私人开的,并没有国家保障,这些企业就根本谈不上保障。我认为,就算在街道企业就业,能够满足你的人格和道德的话,但最终还是要归功于社会福利及保障啦。
访员:与改革前比,人格和道德哪些方面满足比较好,哪些方面满足不那么好呢?
梁女士:过去同事之间真诚的,现在不是跟你讲人情了。以前虽然穷点,但大家都能够互相帮助,现在从金钱出发,用金钱沟通,就是这样啦。
何女士:与改革前比,满足比较好一点,就是现在社会比较先进,科技发展也比较快,人也比较懂礼貌。如果提到改革前,很多中国人失去自己的人格啦,再说得长远一点,过去中国人,给外国人做牛做马,给人家使唤做奴才、走狗之类的。现在基本上不存在这种现象啦,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啦。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无论是读过书,还是没有读过书,起码数字都会认得的,讲一点点道理啦。但是,我觉得不好的,满足的不太好的地方,好像满足人格和道德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的。
曾女士:人格就是现在好,道德就是以前好。现在偷的、打劫的太多。
何女士:我不赞成说现在的道德没有以前好,也有比以前好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像刚才曾大姐提到,以前都没有这么多偷呀、抢呀。但是,目前存在这些只是个别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以前很多蛮横不讲理的人都有,现在学了东西,有了文化之后,在某一方面,都是讲理,都是以理来服人的。虽然不是人家说一就一,说二就二,但也不是说,别人说了就一点不起作用。我还是觉得现在跟以前相比,道德方面总体上说还是比以前好,只是个别的不太好啦。
访员:你们觉得人生目标是不是“做人不可缺乏,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需要?
陈女士:人生目标自然不可缺乏啦,否则便会对人造成伤害的。
访员:假如是的话,你们认为人生目标主要包括什么元素或组成内容是什么?
梁女士:没有人生目标,做人都没有什么意义啦,是不是?有了某个目标,做人才有意义啦。
范女士:自己的目,标就是想攒点钱啦,自己开个档口啦,不再受老板的气、打工的气啦,就是这样啦。
陈女士:人不能游手好闲啦,有一份工作就有了自己的事业啦,是不是?
何女士:人生目标,就是说你人活着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活在世上究竟追求的是什么,是金钱呢,名义呢,还是地位呢?
访员:您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曾女士:不想做老板啦,有一份好的工作,愿望身体健康,想点什么计划去挣钱,等老时自己可以舒服一下啦,年轻时辛苦点都不怕。
访员:你们觉得街道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哪种方式能满足你们对人生目标的需要?
范女士:就业啦!挣多点钱,就可以有自尊啦。
何女士:我赞成是就业,就业后我才会在这个岗位上面,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向那方面努力。比方说,我现在在这个酒家当服务员,那我就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我可以向部长发展,我也可以向经理发展,人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
曾女士:就业啦。人生目标一定要有份工作吗?没份工作做,你做什么人呢,是不是?
梁女士:就业。就业可以发挥自己的智慧。没有人生目标,做人还有什么意思。人一生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为之奋斗。
陈女士:我都同意。自己有工作啦,自己有生活啦,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访员:与改革前比,你们觉得人生目标哪些方面满足比较好,哪些方面满足不那么好呢?
梁女士:当然是现在好啦。现在科学发达,可以增值吗,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啦。
何女士:人生目标我认为比以前好,就业比较方便啦,方便之后就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今天在这个小酒家,等自己学会东西之后,能不能去大酒家?
访员:你们觉得衣食住行生存需要、健康,自尊、自主,同人联系、人格和道德、人生目标需要之中,哪三种需要特别重要?它们为什么重要?
曾女士:衣食住行、健康、人格和道德。衣食住行人每日都要的吗?没有健康,你做人就失败啦。没有道德才会去偷呀,抢呀。
梁女士:衣食住行、健康和人生目标啦。一个人没有吃,没有住,还有什么?健康是基础,是本钱。没有目标,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陈女士:衣食住行、健康,自尊啦。做什么都要有自己的自尊啦。
范女士:衣食住行,健康,人生目标啦,还有同人联系啦。
何女士:健康、人格和道德,人生目标这三个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健康就是本钱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脑袋,才会有人生目标,达到一定的目的。人如果没有人格和道德,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现在,有些人虽然有健康的身体,也有人生目标,可他的目标就是偷呀抢呀,那就根本没有人格和道德啦。
访员:除前述七大需要之外,作为女工,你们觉得还有什么特别重要的需要吗?
陈女士:温馨的家庭。
梁女士:有份工做,才可以有温馨的家庭,没有工作,怎么能有温馨家庭呢?
曾女士:作为一个女工,一定要有稳定的收入,不用靠别人的施舍。
访员:那么,这个温馨的家庭包含什么呢?
陈女士:包含健康、就业、收入和亲情啦。
何女士:作为女工,还有特别重要的是世俗的眼光,以前存在一种男尊女卑的思想,现在男女都平等啦。但社会上还有一些人认为男的就比女的行,或者男孩就比女孩好,这种世俗的眼光应该改变一下啦。并不是说每一个女的都比男的差,同样有女人做老板啦,女人同样有她的奋斗目标,也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事业、家庭,无论是什么方面,都有她成功的一面。
范女士:我都赞成啦。
访员:你们可不可以讲一讲为什么前面提及的需要对您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曾女士:作为一个女工,自己有份工作,好高兴呀。
陈女士:在外面工作受到一些挫折,或不高兴的事,回到家里有人安慰,或者帮助,你都会觉得好高兴啦。
访员:你们是否觉得自己的工资是家庭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呢?
曾女士:是啦。
梁女士:是啊。
陈女士:一部分是。
范女士:是啦。
何女士:一点都没有。
访员:如果收入不够时您会否拿救济?
曾女士:拿救济?不一定能给我救济。讲实际点,我怎么能出声,给我点救济呀!
访员:问您会不会拿?
曾女士:当然会拿,但不一定给我。我的收入不稳定吗?以前存了点小钱,买了台空调,我现在失业啦,能把空调扔出去不要吗?但人家一看我有空调,就唉了一声,你不用救济啦。
梁女士:不会去拿,靠自己的努力啦,是不是?
陈女士:当然要拿啦。
访员:与目前一般生活水平相比,你们觉得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怎么样?
曾女士:一般啦,现在靠老人家照顾后生,不是后生照顾老人家。失业没工作做,我四口人只有一个人有工作,总不能靠老人家的退休金,但不靠老人家饭都没得吃。
访员:一般就是跟社会上的一般生活水平一样啦?
梁女士:是啦。
陈女士:一般以下。
范女士:我在乡下的生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访员:与改革前比,你们觉得街道(社区)企业就业、家庭、社会福利及保障在满足前述种种基本需要中,哪种方式作用最为重要,哪种方式作用最不重要?它们为什么重要,或者为什么不重要?
曾女士:就业。没工作做,靠救济,你家庭就给人一个不好的印象吗?没有钱开支,靠救济。
访员:最不重要的呢?
曾女士:社会福利。我有份工作做,我就不用拿救济啦,家庭又和气。
梁女士:就业了,不用靠人家,家庭才和睦。社会福利最不重要啦。我有份工作,何必去拿救济呢。
陈女士:最不重要的是社会福利和保障。因为社会福利不一定给我?要靠自己啦。
范女士:家庭和就业两个最重要啦。因为有家庭的温暖才可以出去就业,回来才舒服吗?最不重要是社会福利。
何女士:就业和家庭最重要啦。我对社会福利及保障这几个字理解的不深刻。就业以后可以靠自己的劳动,有了一定的收入,换取衣食住行、健康和自尊。从小家里人把我养大,学文化,不然就根本谈不上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