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国传统的社会资本包括两个方面:从微观角度考察,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特殊主义信任,对圈内与圈外实行区别对待的游戏规则;在宏观层面,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度高,具有责任感,担当意识强烈,拥有与人为善、知恩图报、包容大度、自我牺牲等美德。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导致公共领域被分解,公共事务的操办完全由国家依靠强制力来完成;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为国家有效履行其职能提供了主流价值规范的有力支持。因此,在现实经验层面,对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有迫切的需要;在理想层面,国家又被赋予极高的地位,是最能展现人生意义的场所。这是国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而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路径也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第一,认同危机较易解决,而建立有效政府成为关键;第二,整合危机成为社会共同体的最大挑战,政府必须依赖道德及其他资源完成社会整合任务;第三,强大的政府权威强化了既有的社会资本模式,使社会转型的过程异常漫长,政治发展只能是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过程;第四,利用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的资源,在具体政策、过程层面实行的民主取向的改良要比影响政治制度架构的改革措施效果更好。最终指出在权威性的中央政权领导下,通过具体政策、过程层面的改良,先培育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实现公民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 融合,最后建立起成熟、发达的中华现代政治文明,是民主政治建设综合效果最好、成本代价最低、最为稳妥的路径选择。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