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要成为一门成熟学科应该有认识论的基础和系统的分析套路, 不能“见子打子” , 不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也不能满足于引进几个于具体问题研究有助益的 “范式” 或几种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 历史固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科学” , 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敢于说它是 “科学” 或至少是极力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建构, 致力于对历史的宏观阐释以及规律性的探讨,这样的研究包含了对历史高度抽象的思维, 尽管有时难免将历史做成相对空泛的 “宏大叙事” , 但形而上的功夫往往较深, 能较好体现研究的系统性。现在的学术取向则强调专深精细, 注重对历史个案作微观剖析, 虽于具体问题的深入发掘有所裨益, 却忽略了对历史的整体性把握, 作茧自缚, 将认识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研究领域, 不能从普遍联系中去认识具体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以至史学研究中系统性严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