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问题意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起点
在线阅读 收藏

以往农村经济史的研究虽然包罗广泛, 但仍有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进行深度探讨, 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的具体环节以及农家经济运行机制, 大有补充和深入分析的必要。 譬如, 对人地比例关系, 如何计算 “临界点”并判断人口压力? 对地权分配关系, 如何看待地权分配中的分散与不均的关系? 自耕农占优势是否有虚假成分? 在农业经营中, 生产条件与生产技术有无变化? 变化程度有多大? 租佃比例和雇佣比例与土地占有规模是什么关系?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家庭手工业长期存在、 延续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洋货进口和本国机器工业对手工业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农村市场结构和金融调剂结构有什么特点? 农家消费结构有无变化? 等等。 诸如此类, 都需要大量的个案研究做出有力的解释。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