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所以选取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农村合作社发展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不仅是因为这一时段内的农村合作运动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运行机制,农村合作社曾经相对发达;更因为南京国民政府作为这场运动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曾经付诸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经历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发展过程,并将 “农村合作社发展” 提升到 “国家建设” 这一历史高度,以此来解决民生问题 (或“三农” 问题)。也许这场农村合作运动的 “结果” 不尽如人意 (并未导致乡村社会结构的质的变迁),但其发展过程本身值得深入探讨。
农业合作社,农业政策,研究,中国,1927~1937
刘纪荣: (1968~ ),男,湖南茶陵人。早年执教于家乡中学,先后考入贵州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分别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史和农村合作运动史研究。迄今已在《中国农史》《中国农村观察》《学术界》《浙江社会科学》《财贸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摘。出版专著《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