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探讨文学创作活动缘起阶段的“块垒”研究——《文学理论元问题的比较与整合》成果简介
在线阅读 收藏

山东师范大学夏之放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理论元问题的比较与整合》(批准号为01BZW005),最终成果为专著《论“块垒”——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赵奎英、刘蓓、孙盛涛、许家竹、赵之昂。

一般的文学理论著作都是从寻找文学的理性规定性出发,然后再展开论述文学的特性,这是“从有到有”的知识论的研究方法。本书将文学活动视为一个流动的生成过程,努力追寻文学活动的缘起状态,即从尚且不是文学的情意状态如何导致文学作品的降生,这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论的研究方法。在对已有的文学理论元问题进行梳理之后,本成果筛选出中国古人所说的“块垒”作为人对于人生感悟的郁结状态,作为人的情意本体的凝聚物,使之成为文学活动的真正出发点。

全书分为五编十四章,共30余万字。

第一编“块垒的横空出世”,论述何以“块垒”作为文学理论元问题。首先考察一个学科的元问题应有的内涵及作用,然后考察已有著作中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定(定义)以及文学作为惯例的本质内涵,认为这些理性规定都还不是文学活动的缘起状态。本书从“诗可以怨”、“愤怒出诗人”等传统说法受到启发,提出文学创作的动因始于人生感悟;结合作家谈创作经验时提出的痛苦、憎恨、愤懑、寂寞、感伤、债务、体验等,描述出人生感悟呈现为“剪不断,理还乱”的存在形态,一种难以用理性语言清楚表达的情意状态。进而对过去相关说法——情感说、直觉说、感兴说、主题说、意象说、创作动机说——加以评述,认为都尚未追寻到和表述出那种难以说清的情意状态。本书从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说法中筛选出“块垒”来标示导致文学创作的缘始状态,认为它作为作家的深层心理情结和创作动因,既可说明“发愤抒情”的由来,亦可解释“感物动情”类型的创作,具有相当广泛的普适性。块垒的学科内涵在于:从文学理论来说它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机制,起始于萌动创作欲望的情绪记忆,然后作为指向创作活动的内驱力引导作家完成自己的创作;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它不仅与作家对于当下刺激的心理反应活动相关,而且是这种反应产生的心理背景,是作家在长期生活中凝聚而成的整体人格的必然呈现,是包含无意识因素的知情意的统一体;从人的意识发展的角度来看,块垒的生成和抒发是文学作品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正如古人所理解的“道”的产生一样,是一个由模糊走向清晰的生成过程。

第二编“块垒的存在论本质”,是将人生感悟上升到哲学本体论层面加以研究,从而为得出人的生存情意状态的凝结物块垒作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奠立基础,也为中外文学理论元问题的相互沟通和整合提供了前提。

首先考察西方思想史上本体论的含义。从柏拉图到黑格尔都是到彼岸世界寻找本体,这种形而上学传统早已面临危机。海德格尔对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倒引起了哲学的转向,他的基础本体论是从人的现世生存的缘发境域中的现身情态与领会出发,通过沉沦与向死而生的决断叩问人生的意义。本书从海德格尔以马克思为同道说起,论述了马克思从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中提出了自己的“激情本体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他称之为“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全集第42卷第150页)。人的感性活动、感性需要、感性意识所接触到的世界,即是本体世界;在一定社会实践条件制约下的人的感觉、激情、热情等生存过程中的感受,就是“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此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中,马克思的激情本体论衍化为感性活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综合看来,我们可将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称为社会历史生活本体论。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双方在视野、思路以及论述方法上都是大不一样的;但是他们在不承认此岸现实世界之外还有另外的抽象本体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这就提供了沟通双方的桥梁。

与西方本体论思路不同,中国传统思想是从现世出发追问世界的本原,应称之为本原论。中国本原论的特点在于立足于一个世界(现实世界)张扬自主自立意识,以人性为本的情理中和模式,提倡现世超越与审美人生。因此,现世情意凝结为块垒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普遍要求,它在中国历史上呈现为三种类型:块垒的郁结和爆发(儒)、块垒的化解和隐匿(道)、块垒的沉埋和冲淡(禅),分别对杜甫、陶潜、苏轼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三编“块垒生成论”,展开论述日常生活中何以会生成“块垒”和导致文学创作。从评述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出发,认为“块垒”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感悟,实际上符合马克思所说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方式,其理性成果表现为对于合情合理的“度”的体悟和把握,呈现为理性自明、德性自证和审美自得三种类型。从马斯洛关于人的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立论,剖析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提出文学艺术等审美活动是追求人生的超越境界,伟大作家都是追求理想的人生价值,通达人生的终极关怀。正是在自觉承担人生使命的伟大抱负与现实境遇的巨大落差之中,才会产生出无法摆脱的块垒,其社会内涵是仁民爱物的博爱情怀、为民请命的斗争精神以及对于人生命运和终极价值的追求和关怀;其个人的专业条件是艺术思维的必要的训练,必须自觉寻求通过文学渠道疏解块垒,并且具有必要的能力和条件,才能导致文学创作活动。

第四编“块垒衍化论”。块垒触发于机缘凑巧的灵感(“酒浇块垒”)状态,表现为直觉领悟、倏然偶得(顿悟)、亢奋迷狂三种形态。由块垒引发灵感,进而由灵感产生出富有生命力的核心审美意象,由核心审美意象“生发”为意象体系,生发(即虚构)出一连串的人物、人物纠葛、故事、命运,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此后,再考虑如何叙述故事,如何变换时空、穿插场景,采取怎样的视角,选取怎样的文体和语言格调,如何遣词造句、锤炼语言,如何押韵、修辞等,使构思中的艺术世界借助文学语言凝定下来。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块垒不仅是引发灵感的背景、推动创作的动力,而且是构织意象世界的贯穿线。块垒隐匿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景象等层面的背后,成为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即文学作品的主题,以后又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叩击着接受者的心扉,从而在接受者的情感激荡中展示其新的生命力。块垒所包含的人生感悟的基本内涵具有稳定而持久的艺术魅力。

第五编“块垒缺位论”是对于文学的当下状态的审视。重点在于关注当下文学领域的新变化,将当下文学创作中“块垒”缺位的种种情况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由语言狂欢、叙述圈套、文体消解带来的唯形式主义和审丑主义倾向;二是由感性刺激、暴露隐私、身体写作带来的性本能泛滥及暴力倾向;三是由“原生态还原”、“感情的零度”、“中止价值判断”带来的价值削平倾向。然后提出以创造性转化为总方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能对策,包括加强休闲学、身体美学等学科的建设;面对生态危机应该树立大生命观;认为关键在于提升文学家的精神境界。本书强化了作家的人文情怀对于文学创作的制约作用,突出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分别研究了针对人的三种生存状态而分析了三种文学的不同作用,并且就当下三种文学成分如何正确地发挥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认为无论是通俗文学、严肃文学还是纯文学,都可以达到叩问人生意义、了悟人生价值、烛照人生道路的社会作用,从而使接收者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该成果为文学理论以及美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于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元问题的比较与整合,展现了将中外文艺学美学进行沟通的可能性;从文学理论元问题入手展开对于文学创作和接受的理论分析,上升到普遍性规律,必将营构出新的文学理论体系。从理论探讨来说,这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的尝试,也是打通中外文学理论、促使中国文学理论话语走向世界的尝试;从指导实践的角度说,这是为审视、指导和批评当下文学创作、接受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也是将中国当代文化导向诗意化生存远景的一种努力,必将会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助力。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