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叶渭渠研究员和唐月梅研究员共同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文学史》(批准号为00BWW003),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该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日本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过程:日本上古文学在本土文化土壤上自律地生成咒语、原始歌谣等口头文学,在传入汉字和中国典籍以后,创造了日本文字,产生了历史文学、和歌、汉诗文、物语等文字文学。在接受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下,日本古代文学一度出现了“汉风化”的风潮,其后在与中国文学的长期交流中,完成了“日本化”。日本古代文学向近古文学过渡,逐步走向多样化,产生了韵文的连歌、俳句,散文的战记物语、说话文学、五山文学,以及浮世草子等大众读本,还有戏剧领域的能乐、狂言、净琉璃、歌舞伎等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形态,乃至新儒学和日本国学的文学观。近代以来,引进西方的文学理念和方法,从不自觉到自觉,经过百余年的交流、不断分解与重新组合,促进了现代文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学方法的重构,走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创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