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童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社会对交往行为的影响》(批准号为01BSH010),最终成果为专著《网络与社会交往》。课题组成员有:鲁兴虎、严新明、罗军、曹俊。
该成果的立意基础在于认为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现实的社会”。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流行的网络社会是“虚拟社会”的观点,提出网络社会不是“虚拟社会”而是“现实社会”,它只不过有别于原先的现实社会即日常社会。网络社会与日常社会是相对的。网络社会是信息社会的一部分,而虚拟社会仅是网络社会的一部分。
该成果概述了网络社会交往的形成、动因、方式、类型、特征、过程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情感性交往、商务性交往和公共信息交往等三种基本网络社会交往,剖析了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构成及其行为和心理特征,对网络社会交往同日常社会交往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构建了关于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和解释模型,分析了网络社会交往对日常社会交往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