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产生于印度,后来在印度本土消亡而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主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兴盛。佛教(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自两汉间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碰撞、磨合而最终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佛教成为连接中印两大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佛教文化传统在印度文化传统中属本土产生的非正统部分,它与印度教传统既有联系又有一些重要差别,而在中国则属于外来的非正统部分。佛教在印度消亡而在中国兴盛的命运可能是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传统具有不同取向的一个最好说明。本章试探讨佛教为什么在印度消亡而在中国兴盛,以及佛教在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个探讨是对宗教传统探讨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