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集团是人们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创造的社会集团,它包括家庭以及家庭的延长物——家族(或“宗族”),属于“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亲属集团是人出生后自然归属的集团,是个人习得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之初级学校,从此意义上说了解一个社会的亲属集团可以说是了解一个社会的基础。像印度和中国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社会,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而主要以血缘、婚缘为纽带缔结起来的亲属集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印度教徒的亲属制度与我们中国人的亲属制度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亲属传统(以及下一章将阐述的婚姻传统)可能是中印两大传统中相似点较多的部分,因而,相对于宗教等传统,印度教徒的亲属传统对中国人来说,要相对容易理解一些。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亲属传统受文化的影响,印度教徒的亲属传统与中国人的亲属传统还是存在着一些重要差异的。印度教徒亲属传统的特点主要与印度教徒“超自然中心”的生活方式相联系,具体说来,就是印度教的“解脱”思想、“四生活期”、“出家”行为及对神明和圣职者的崇拜等影响了印度教徒的亲属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