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曹操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在线阅读 收藏

时间:9月16日(周一)13:30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105教室

主讲人简介

朱晓海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台湾科学委员会学术审查委员、全台大学入学能力测验国文科副召集人。早年研究先秦两汉思想史,四十岁之后,专攻两汉、六朝文学。代表著作有《读易小识》《荀子心性论》《汉赋史略新证》《习赋椎轮记》等。

主持人(赵敏俐) 同学们,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朱晓海教授为大家讲课。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朱老师的一些基本情况。朱老师是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在是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曾担任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朱先生早年一直研究中国思想史,四十岁之后,专攻两汉、六朝文学,曾发表过《荀子心性论》《习赋椎轮记》等很有分量的文章。我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集刊《中国诗歌研究》上也曾十分荣幸地刊登过朱先生的文章。今天下午,朱先生给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关于曹操的文学评价问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朱先生为我们做学术报告。

赵主任,各位年轻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的安排,让我有一个机会,将自己读书的一点想法向大家汇报,当然,不正确的地方显然会有很多,所以很希望借这次机会,获得大家的指正。我虽然有时候表现得像一言堂,其实非常欢迎诸位指正我的不足或有盲点之处。今天就讲一点曹操的诗歌。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