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鲁迅的六种形象
在线阅读 收藏

时间:2013年12月11日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602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郑家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故事新编〉诗学研究》(2001)、《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2002),《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2005)、《东张西望:中国现代文学论集》(2008)、《清华国学研究院述论》(2010)、《仰看流云:重读〈朝花夕拾》(2011)。

关于鲁迅的六种形象的提法,源于我正在撰写的《鲁迅传》体例。我的《鲁迅传》不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力求从六个方面来展现鲁迅作为一个个体和一个思想者的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之所以产生如此的传记写作的基本构想,是基于我的人生体察和思考。我认为,虽然很多人的一生可能只有一个名字,但是,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种形象,甚至一个人在一天之内,由于场合的不同、诉求的不同、语境的不同、对象的不同,其展现的形象可能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一般情况下所谓的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丰富。个体在每一瞬间所展现给别人的形象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并且,往往是短暂而破碎的。正是这些短暂的、破碎的形象暗示着性格的复杂性、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诸多秘密。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遭遇如此的矛盾与不安:一个跟你十分亲近的人,有时候你会觉得他离你非常遥远,有时候你会觉得他在你心目中非常清晰,有时候你又会觉得他在你心里非常模糊。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就形成一种人性的苦恼。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诸多不同的形象,在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就会呈现某种具体的形象,在这一具体环境中所形成的这一形象只是冰山露出的浅浅一角,更多的复杂性则隐藏在海平面之下。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基本立场。站在这个立场,我试图透过对鲁迅的六种形象的解读来理解人性的复杂。

当我们回忆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的时候,人生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缓缓地合上。但是,当我们来书写另外一个人的人生的时候,人生则像慢慢地打开一把扇子,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带给我们欣喜,带给我们发现,带给我们期待。我今天就把对鲁迅六种形象的演讲当作打开一把扇子的过程。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