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中国古钟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意义。作者指出古钟不仅是音乐乐器,还是宗教法器、礼仪器物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文章回顾了中国古钟发展的历程,从新石器时期的陶钟到现今的各种钟类器物,揭示了古钟的形制、材质、用途等方面的演变。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乐、佛、朝、更”等不同类型的钟具有的象征意义。最后,文章总结了古钟研究存在的问题,如知识范围广泛、研究方法不足等。
古钟文化,文化传播,中国古代
付晶晶: 1982年生,湖北仙桃人。现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003年、2006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先秦时期的文化传播研究,侧重于传播史、文化媒介发展史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