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渡与发展的特殊时期。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新型空间进入中国,传统空间开始全方位转型。公园是近代最为典型的新型公共空间,且是最具象征意义的空间。进入民国以后,公园又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随着孙中山逝世后,全国民众为纪念孙中山,中山公园广泛出现于全国城镇中。中山公园作为一种空间生产,其背后隐含的不仅是崇拜孙中山的意义,而且是一整套现代性话语。本文将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考察中国现代性的诞生,并揭示这种现代性的地域性特色。
文化,研究,丛刊
陈蕴茜: 陈蕴茜,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