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温锐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改革与社会生态的互动——20世纪赣南闽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考察》(项目批准号为02BZS031),最终成果为专著《农地产权变革与社会生态的互动——八十年来赣南闽西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考察》。课题组成员有杨丽琼、邹勇文、闵桂林、陈胜祥。
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是近百年中国农村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80年来推动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从苏区土地革命至今,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历经了80年五个阶段的反复探索,阶段性成果显著,实证经验丰富;同时,现实再创新的问题也特别突出。有关农地产权制度的设置应做何种选择,国人曾就国有制、公有制抑或私有制等方案争论了近百年,而当前如何深化农地产权改革则形成了国有论、私有论、完善农民集体所有制论和集体农民二级所有制以及农地物权化论等五种主要主张。各种观点,角度相异,各说各理,莫衷一是;尤其是以往改革中定格化了的许多传统理论与认识结论,仍然左右着当前农地产权改革的深化与创新。因此,全面系统准确地清理与总结80年来农地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仍成当前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之急需。自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赣南闽西除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经历了土改、集体化和家庭联产承包等三次大规模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外,还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最早地区与中心地区,又是国民政府推行扶植自耕农和农地产权重构的实验区,是80年来中国多样性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实践最丰富、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课题组以该地区为实证研究个案,通过其80年来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经验教训的清理与总结,提出以“二级多元确权”方案深化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