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经济“冷热”,不是简单看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是看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需求)与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供给)之间是否处于平衡的状态,还要考虑需求的合理性与供给的可持续性。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和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每当中国经济出现较快增长的时候,几乎就是人们争论是否“过热”的时候。并且基本上总会有这样几种不同的观点,即“过热论”、“偏冷论”、“局部过热论”、“总量过热论”,当然,也少有“不冷不热论”的。应该说,对形势的认识出现不同看法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究竟什么是判断和衡量经济“冷热”的依据?或者我们定论“冷热”的依据是否科学可靠?笔者以为这方面的研究很不充分,以至于人们对形势的认识如“雾里看花”、“盲人摸象”,自然影响到现实应对策略的选择,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