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本溪市
在线阅读 收藏

市长 江瑞(满族)

副市长 何焕秋 陈继壮 王祖申

张殿纯 洪巨仁 刘向阳

高升平

【经济发展概况】2007年,本溪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8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99.5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56.1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4∶61.77∶32.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07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5%。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9亿元(现价),增长13.6%。其中,农业产值18.0亿元,增长12.6%;林业产值11.9亿元,增长13.9%;牧业产值18.5亿元,增长15.3%;渔业产值4.6亿元,增长10.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亿元,增长14.6%。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76.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0.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0%。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3亿元,增长9.7%。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77亿元,增长2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3.3亿元,增长24.6%。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98亿元,增长17.2%。全年旅游总收入80.6亿元,增长62.2%。全年出口创汇123570万美元,增长43.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3.14亿元,比年初增加18.3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0.02亿元,比年初增加29.88亿元。全年城市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0.5元,增长17.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198元,增长16.7%。

【工业强市】2007年,本溪市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本钢、北钢在冶金支柱产业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钢产量分别实现753万吨和635万吨。钢铁深加工制品和现代中药两大接续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5%和27.8%。全年共安排财政技改贴息资金6041万元,推动实施了200个工业技改项目,其中100个重点项目竣工达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00户,总数达到42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9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9.11亿元,增长24.40%;实现利税总额75.84亿元,增长23.90%;实现利润总额32.60亿元,增长23.47%。省政府正式批准本溪筹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

开发区、桥北、东风湖、小市、五女山、南芬和牛心台7个工业园区基本实现“六通一平”,新入驻项目和企业73个,完成投资41.3亿元。重点推进了100个技术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200项,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增长2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4.2亿元,增长43.5%。好护士药业“苍松”牌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本钢牌”集装箱板材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本溪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安排部署,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全市新发展中药材9600公顷、干果经济林1.3万公顷;新增绿色、有机食品10个,无公害农产品26个;新增蔬菜大棚66.7公顷、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灌溉面积1400公顷;完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0处;新增农业科技示范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村屯绿化138个,160个村实现了“一村一室一广场”。建成5所标准化卫生院和81所村卫生室。“新农合”参合率和资金使用率均为91%。农村扶贫开发使4000人走出贫困。为农村特困户建房961户。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首批直补资金已发放3344.9万元,惠及3.7万人,扶持项目实施262个。

【改革开放】2007年,本溪市全力推进改革开放。一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分离接收本钢消防、供水、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职能工作取得较快进展。北营公司、辽煤化公司股份制改造得到推进,8户破产企业完成资产变现重组和职工安置,北钢东展、冶炼集团已制订上市方案,好护士药业整体收购天印药业。基本完成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债权追索取得成效。3个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发放林权抵押贷款998万元。城市信用联社成功组建单一法人社。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达到6.6万户,从业人员达到38万人;实现增加值240亿元,增长32.6%;上缴税金26亿元,增长22.6%。二是扎实开展开放年活动。全年接待重要来访团组150多批次、1516人次,组织国内外重要招商活动30次。共引进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域外投资项目170个,到位资金39亿元,其中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到位资金30亿元。全年出口创汇123570万美元,增长43.7%。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家。外商直接投资8530万美元,增长69.4%。全年新注册三资企业15家。向上争取资金23.9亿元。韩国浦项增资扩股3769万美元。投资5.4亿元的沈煤集团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1.5亿元的兴盛铸业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派出劳务人员2455人次,增长4.9%;完成营业额949万美元,增长10.5%。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溪工作站正式成立,海关本溪办事处申报直属大连海关。

【城市建设管理与生态环境建设】2007年,本溪市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在城市建设方面,继续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号工程来抓,5万平方米以下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8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25.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棚改新区学校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所,道路、水电气热等小区配套设施建成95%以上。新修中心城区104个住宅区人行甬道和车行道17.9万平方米。大峪新区基本建成程家路、一中路和中心路。建设广场全面投入使用。姚家地区一期房产开发面积35万平方米。本溪市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已完成主体工程。占地13万平方米的滨河枫叶广场完成工程的80%。新建6.5公里太子河市区段堤防和18公里滨河北路,新建和改造了团山子、姚家和小堡3座拦河坝。完成了总长32公里的21条市政道路改造,整治“摸黑路”130条,改造和新建了市政府、火车站和治沉3个城市广场。市动物园建成面向市民开放。治理了城区5条山洪沟。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3.7万延长米,投资1600万元扩建紫金净水厂,完成南芬地区供水主水源工程。在城市管理方面,对21条主次干路的占道经营、临建违建、违规广告牌匾进行了综合整治。城区主干路新设置了震荡标线、警示标志和电子监控。全年共栽植各类树木41.6万株,新增绿地面积53.7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3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面积3408公顷。新增亮化楼体100余栋,楼体粉饰253栋。城市大街小巷清扫保洁达标率98%以上。在环境保护方面,“创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Ⅱ级及以上天数316天,比上年增加13天。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城考”综合排名由2005年的第69位上升到第48位。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6.7%,基本实现了按期开栓和持续供热。

【城市科、教、文、卫、体事业】2007年,本溪市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发展和长足进步。科技工作:年末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0个。全年科技经费支出达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全年或省科技进步奖5项、市科技进步奖47项,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2项。全市共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企业研究中心8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教育工作:完成了四个县区新一轮“普九”达标。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届技能进一步增强。筹集5777万元资助各级各类学校学生11.3万人。文化工作:成功承办了央视《激情广场走进本溪》大型综艺演出活动。组织全市公益性演出54场、大型文化下乡集中行动5次,送戏下乡100余场,送科技宣传资料4000余份。深入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年全市农村电影放映完成3000余场。1个舞蹈、1个美术作品获得全国群星奖创作大奖。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博物馆新馆工程完成了主体建筑。卫生工作: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3个,编制床位9934张。体育工作:竞技体育获省级及以上金牌116枚,组织开展了20余项全民健身活动。本溪市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市。

【城市就业及社会保障】2007年,本溪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活,社会保障和救助成效明显。全市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8.8万人,其中稳定就业5.7万人。全市新开发公益性岗位0.9万个。净增劳务输出1.13万人,普惠制培训5.9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在按时足额发放16.7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当年月人均增资80元。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9万人,其中,在职职工50.2万人,离退休人员1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8.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2.1万人,离退休人员16.4万人。城市有4.3万户10.5万人、农村有9178户19503人享受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建立了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已审批3787户10498人。为4.1万户城市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减免取暖费2780万元、发放供暖补助267万元、发放副食品补贴1425万元。此外,2007年初向市民承诺的十项民生工程全部兑现并超额完成。新增21个通油路行政村,村通油路比例提高到98.2%。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14处,其中“村村通”自来水工程30处。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换完成8万户,149个20户以上自然村屯实现通广播电视。新建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和兑现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三补”资金2840万元。对城市特困居民实施医疗救助5.98万人次362万元。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筹集款物1800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6万人次。

【部分现代化指标实现程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56.53美元,非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3.9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19%,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67%,年末市区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人均生活用电量325.24千瓦时/年,每万人拥有医生0.23人,平均预期寿命75.16岁,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2%,人均拥有公共绿地6.19平方米,科技进步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98亿元。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