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 李会
副市长 赵胜利 张英杰 刘春和
宋茹新(女) 吴连涛
张晓舜 王立柱
【经济发展概况】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5.1亿元,增长15.1%;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8124元和4275元,分别增长15.4%和10%。安达市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并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项目开发建设势头更加强劲】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安达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交通和政策优势,举全市之力不断拓展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的新领域、新途径,富有成效地开展了面向沪、苏、浙等发达地区的定向招商活动。全市共引进项目82个,其中投资额超亿元2个、3000万元以上18个,引进合同资金19.69亿元,到位10.58亿元。在项目的强劲拉动下,以石化、食品、医药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实现了质、速同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11.9亿元,增长10.7%;实现利税8.5亿元,增长5.3%。
【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发展绿色经济、畜牧经济、劳务经济、合作经济、特色经济,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较好收成,总产达到6.4亿公斤。奶牛存栏纯增9600多头,鲜奶总产36.2万吨,奶牛养殖户发展到2.2万户。全市内转外输农村劳动力9.4万人次,创收4.4亿元。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644个,其中规范化的农民股份公司356个。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修高等级通乡公路3条10.1公里,通村公路47条275.8公里,公路网络框架基本形成;高标准完成了60个自然屯的绿化任务,建设维修村级活动场所25处,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5处,新通自来水20个屯、2331户,建成沼气池650个,有线电视入户1.7万户,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财源建设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0298万元,增长16.1%,纯增12521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0009万元,增长12.1%。特别是乡级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有8个乡镇突破千万元大关,其中先源乡已突破2000万元,乡镇平均财政收入已超过千万元。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为安达市跨入全省“十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年来,安达市向上争取资金1.4亿元,财政投入1.6亿多元,总计投入3亿多元全部用于民生建设。其中,投资3700万元改造、新建城乡中小学校舍20所,免除城乡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中心敬老老院和中本“五保”供养服务中心;争取救助资金25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筹资2400多万元,解决了1999年以来参险企业拖欠职工养老金问题;发放低保金1900多万元,覆盖面2.6万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8600多万元,新增社保参保人员2150人;全面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登记参保人员24.9万人,参合率达91%;高标准新建和改建了农村卫生院、所101个,“百村康健”工程顺利完成。
【融入大庆经济区呈现良好开局】把融入大庆经济区作为关乎安达未来发展的大事大项,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制定并实施了融入意见,采取“思想上融入、要素上对接、板块式运作、积累式推进”的工作举措,不仅实现了与大庆市委、市政府的务实性对接,达成了真诚合作、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共识,而且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2007年,从大庆引进石化产业承接项目和物流项目各10个。
【“两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新、老城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建设现代华庭二期等房地产项目23个,面积58.7万平方米,其中占地39万平方米的纪花园项目的引进开发,极大加快了新城区建设步伐。高标准修建北引路、南环路和城区多条断头路,全长9.7公里,城区道路网络化格局已经形成;铺装排水主干线7.5公里;人民公园健身广场新上大型电子显示屏1座,沿街安装滚动式电子广告牌50个;栽植灌木近2万株,主要路段实现了立体绿化,美化、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哈大齐工业走廊安达开开发区雨污水泵站、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入区项目已达30个,总投资37亿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贝因美二期、劳力食品机械加工、安瑞佳物流等11个项目已投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