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
6月26日 中英签署《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增开牛庄(后改营口)为通商口岸。
1861年
4月3日 牛庄正式开埠。后因牛庄河水淤塞,船只出入不便,故港口移至营口,从此营口成为东北第一个正式开放口岸。
6月11日 英国在营口设立领事馆。
1864年
是年,营口设立海关。
1865年
11月3日 清政府任命原阿勒楚喀副都统德英署吉林将军。
是年,为防土匪骚扰,长春绅民修筑木板城墙,这是近代长春的第一堵城墙。
1866年
3月31日 营口莱特公司经理兼美国驻营口领事因故烧毁中国居民住房,营口人民掀起反对美国领事的斗争。
是年,英商在营口筹建蒸汽机榨油厂。
1874年
是年,吉林府开设崇文书院。
大约是在这个时期,奉天、长春、安东等地的商人已经成立了自治性的市内行业社团组织——公议会。
1878年
是年,东北有外国传教士19人,建立教堂36座,有传教士9792人。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试办“华洋书信馆”,在营口设立代理收寄所。
是年,商人李庆堂、李纯洋在奉天开设外国化工原料商店,这是东北地区由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外国化工原料商店。
1880年
3月,李鸿章为加强营口海防,调宋庆所部毅军来营口驻防。
8月,营口裕盛祥银炉执事李润斋为方便交易,在公议会提出过炉银办法,由此产生过炉银交易。
12月,旅顺水师营裁撤,设立北洋海军前敌营务处;清廷派德国工兵少校汉纳根到旅顺,负责修筑炮台。
1881年
6月,旅顺口建成第一座西式炮台。
11月,北洋大臣李鸿章来旅顺办理筹建船坞、炮台事宜。
是年,驻防奉天清将领左宝贵在奉天创办牛痘局,此为近代沈阳慈善、卫生事业之起点。
1883年
10月,吉林机器局开工生产。该局所购机器军来自德国和美国,因此是东北第一个近代工业企业。
是年,东北地方与朝鲜相继订立了便于两国人民往来的《奉天与朝鲜边民交易章程》、《吉林与朝鲜商民贸易地方章程》。
1884年
10月,为保卫奉天省城,清廷派3000清军驻防辽阳、海城,1000人驻扎大连湾。
是年,旅顺、锦州至天津间架设电报电线,翌年电线延伸至奉天;丹麦人在营口开设苏尔兹洋行榨油厂;长春厅抚民通判李金镛捐办长春养正书院。
1885年
7月,北洋大臣李鸿章将驻朝清军四营移驻旅顺。
是年,旅顺兴建船坞,设立海军提督署。
1887年
是年,奉天全省人口为445万,吉林省为44.9万,黑龙江为25万。
1888年
4月,大连湾炮台工程动工。
8月,奉天大雨成灾,许多城镇被淹。
1889年
12月,创建奉天牛痘局的清军记名提督左宝贵调为广东高州镇总兵,为纪念左宝贵之善举,在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提议下,奉天牛痘局经扩建改称奉天同善堂。
是年,长春厅升格为长春府。
1890年
5月13日 吉林省城牛马行发生大火,烧毁房屋1500余间。
11月9日 旅顺船坞工程竣工,23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来旅顺视察该项工程。
1891年
10月5日 吉林将军长顺奏请纂修《吉林通志》,11月5日获得批准。
是年,英国基督教会长春男施医院在长春东三马路设立。
1892年
是年,河北乐亭县刘家在长春开设益发合大车店,后该店逐渐发展成为东北地区著名的民营企业。
1893年
1月21日 为抗议清朝吉林地方政府无理加捐,长春府公议会商人李荣廷组织商人于是日掀起全城罢市运动,并派人进京控告。此次活动虽最终遭到清廷镇压,但产生了极大的社会震动。
1894年
8月1日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东北因处于前线,各城形势紧张。
9月17日 北洋舰队在大东沟附近遭遇日本舰队袭击,发生黄海海战。北洋舰队损失严重,返回旅顺修理整编。
10月25日 因清军在朝鲜平壤战役的失败,日本侵略军一路追击,直抵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是日,日军突破清军防线,进入辽东半岛。
11月5日 日军进犯金州,守军清兵顽强抵抗,最终失败。11月6日,金州陷落。
11月8日 日军进犯大连湾。
11月12日 日本侵略军在金州设立“金州城内占领地行政厅”,在此地公然实施殖民地统治。
11月21日 日军侵占旅顺。次日,日军在旅顺展开大屠杀,4天内2万旅顺平民被日军杀戮。
1895年
2月,清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刘坤一抵辽南,组织东北各路清军在海城阻击日军进犯,结果连续失败。
3月2日 日军占领鞍山;3月7日,日军侵占营口。
4月11日 日军在金州城成立“占领地总督部”。
4月17日 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基本结束。
4月18日 日军在旅顺成立“征清大总督府”,准备在东北全境建立殖民地统治。
4月23日 俄、德、法三国照会日本,“劝告”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
11月8日 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林董在北京签订《交收辽南条约》。该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交“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日本军队3个月内撤离东北。
12月,清军接收旅大、金州。是月,北洋帮办局军务宋庆到旅顺,主持修复炮台和船坞;在道员顾元勋主持下,旅顺人民在日本大屠杀现场修建了保留死难者遗骸的“万忠墓”。
1896年
6月3日 李鸿章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曼诺夫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俄国从中攫取了在我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
9月8日 中国代表许景澄与俄国代表签订《中东铁路合同》。内容包括:中东铁路的修筑和经营交俄华道胜银行承办,设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凡铁路经过地区,用地由中国拨给,不收地价、地税;铁路通车后36年,中国有权收回。
9月28日 《中俄密约》在北京互换。
是年,长春东三道街法国天主教堂落成,主教为沙司铎。英商在营口设立新式榨油厂,以蒸汽机为动力。
1897年
1月19日 工部左侍郎许景澄调任中东铁路公司总办。
是月,中东铁路公司任命茹格维奇为中东铁路建设局长、总工程师、总监工。
8月28日 中东铁路公司在中俄边境绥芬河附近的三岔口举行中东铁路开工典礼。
12月15日 俄国舰队开进旅顺和大连湾。
1898年
3月27日 清政府被迫与俄国驻华全权大臣巴甫罗夫签订《旅顺大连湾租借条约》。
4月23日 俄工程师希特洛夫斯基率特别考察队到哈,驻田家烧附近的大车店,作为铁路工程局驻地(此时,田家烧锅有房32所)。
5月7日 中俄在彼得堡签订《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规定了中东路的租地和“隙地”范围;确定中东路经过的大连附近的金州由清政府自行治理。
5月10日 法国天主教中国东北教区将东北天主教划分南北两个教区,其中南满教区总部设在沈阳,北满教区总部设在吉林省城。
6月9日 中东路副总程师依格纳奇乌斯等乘“布拉戈维申斯克”号汽艇抵哈尔滨。后俄国人宣布这一天为“哈尔滨的诞生日”。
维谢洛费佐夫在香坊建立哈尔滨的第一座俄国气象站。
7月6日 中国代表许景澄和杨儒在彼得堡与俄签订《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七款,决定铺设中东铁路南部支线。
是月,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在香坊开办(行长卡普列里)。
8月1日 中东铁路第一号轮船开航松花江。同日,俄国东正教在西香坊军官街(后称军政街,现名香坊街)建立尼古拉教堂。
8月24日 俄国人鲁西阿尔商铺(理发兼售化妆品)在香坊开业(后改称“布朗士”商铺),这是俄国人在东北开办的第一家商店。
10月10日 中东铁路在香坊开办东北地区第一所铁路小学校。
10月28日 俄国在大连—金州间设立了第一号界标。同月,俄国人在青泥洼设立了俄国临时民政厅。
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附近地段拨给散居于哈尔滨的中国人,这条街后来被称为“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
1899年
1月6日 俄国在哈尔滨香坊开办铁路俱乐部。
3月4日 哈尔滨—阿什河间临时通行火车。
5月7日 户部尚书王文韶、工部侍郎许景澄与俄国驻华公使签订《勘分旅顺、大连租界及辽东半岛租地专条》。条约规定了俄国租借辽东半岛之北界的位置(自亚当湾北岸起至貔子湾北岸止)和界碑设立等问题。
8月11日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大连(青泥洼)为自由港。
8月29日 俄国沙皇下令在大连设市,并确定首期1800万卢布的市街建设费用预算,是日因此定为大连建城日。
是月,俄国颁布《暂行关东州统治规则》,确定在辽东半岛租借区设置关东州政府。州政府设在旅顺,下辖金州、貔子窝、旅顺等五个行政区,大连为俄国财政部直辖的特别市。同月,俄国在旅顺出版《新边疆报》和《新时代杂志》,这是近代东北地区出现的第一批正规报刊。
9月,中东铁路总工程师尤格维奇在哈尔滨和中东路沿线非法实施治外法权,
组织哈尔滨警察局,由局长兼管司法事务;沿线则由段长、分段长掌管司法权。
10月13日 在哈市新市街(现南岗)动工修建俄国东正教尼古拉中央教堂(俗称“喇嘛台”)。
是月,中东铁路在哈开办松花江小学、在哈设立第一所普通邮局。
12月27日 俄国大连殖民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关东都督到任就职。
是年,中东铁路建筑工程局分别对哈尔滨和大连新市街进行规划,其中哈尔滨的设计者为A.K列夫捷耶夫工程师,大连规划者为沙哈罗夫。
1900年
5月14日 俄巨商秋林在哈香坊开办分公司。
5月17日 哈尔滨第一松花江大桥开工架设。
是月,俄国人在哈市香坊修筑有轨电车路。
7月6日 营口和大石桥的天主教堂相继被义和团捣毁。
7月10日 中东铁路总工程师尤格维奇发布第168号命令,命令沿线站俄国移民分别撤往俄后贝加尔、哈尔滨和旅大,哈尔滨和旅大两市人口因此大增。
7月15日 长春和吉林省城两市的法国天主教堂相继被义和团焚毁,吉林天主教主教蓝绿叶逃往海参崴。
10月1日 俄军攻入沈阳(盛京),抢走故宫大量文物。
12月18日 哈尔滨尼古拉中央教堂在南岗大直街落成。
是年,俄国在哈尔滨设立“满洲第一面粉厂”,由此奠定了哈市作为著名的面粉工业城的基础。同年,中东铁路哈尔滨中央病院(现哈铁中心医院)建成(1899年动工);乌鲁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在哈开办(哈尔滨第一个啤酒厂),为近代东北第一家啤酒工厂。
是年,营口建设了该市第一座西式公园。
1901年
3月3日 中东铁路东线由哈尔滨至乌苏里斯克(双城子)间铁路接轨竣工。
6月,中东铁路公司在哈尔滨拍卖土地255段(9.3万平方沙绳)。
6月27日 中东铁路建筑工程局责成第九工段长希尔科夫负责哈尔滨城市建设事宜。
8月1日 营口(牛庄)设立邮电局。
8月14日 俄文《哈尔滨每日电讯广告报》创刊,编辑为罗文斯基。
是月,俄国将青泥洼(大连)改名为“达尔尼”(俄语,意为“远方的城市”)。
10月2日 哈尔滨第一松花江大桥建成通车。
11月3日 中东铁路西线(哈尔滨至满洲里)接轨并试通车。
是年,营口建设了该市第一条石头马路——海关大道。同年,哈市俄国移民总人口为12000人。
1902年
1月28日 哈尔滨第二松花江大桥竣工。
3月14日 中东铁路俱乐部图书馆在哈尔滨大直街创办。
5月12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在哈尔滨大直街动工修建。
5月28日 哈尔滨华俄道胜银行在四站街开工修建(现黑龙江省政协办公楼)。
7月25日 吉林将军长顺奏请筹款自修长春—吉林间铁路。
9月21日 奕匡、王文韶与俄国驻华公使签订中俄交收关内外铁路条约,俄国允将“庚子事件”期间被俄国占领的山海关、营口、新民铁路交还中国。
11月14日 中东铁路局在大连拍卖新市街的第一批地块33685平方米。
11月,中东路南线(哈尔滨到旅顺)完成铺轨。
是年,哈尔滨秋林公司由香坊迁到新市街(南岗)。俄国人考布切夫在哈尔滨创办第一个电影院(位于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交角处)。同年,俄国人在沈阳完成了沈阳火车站前广场和广场前南北向大街——铁道大街(今胜利大街)的建设。在大连,俄国人开设的商店达到210家。
1903年
5月,俄国东正教在哈尔滨道里警察街(友谊路)建立圣母报喜教堂。
6月14日 希尔科夫等在今兆麟公园处设立剧场。
6月23日 中东铁路机关报《哈尔滨新闻》创刊(1917年改名为《铁路员工》报)。
7月14日 中东铁路全线通车。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成立,原中东铁路警卫队指挥官俄国霍尔瓦特上校任局长,依格纳齐乌斯任副局长。
同日,哈尔滨的俄国殖民者恢复了该市的“哈尔滨”原名,“松花江车站”也改称“哈尔滨车站”。此前1898年哈尔滨建城时,俄国殖民者为消除中国人民的主权意识,曾把哈尔滨定名为“松花江市”。
10月28日 俄军再次占领沈阳,原盛京将军增祺被软禁。
12月6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组织非法选举,成立独立于中国主权管辖的具有自治性质的“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委员会”。
是年,中东铁路临时工厂经扩建后改名为“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是年底,大连人口为41260人。
1904年
1月2日 俄人在哈尔滨道里开办剧院。
1月7日 俄兵7000人进驻旅顺口。
2月8日 俄国拖延在东北撤兵,引起列强在东北亚地区的争夺加剧,东北形势紧张。是日,日本海军在旅顺口附近袭击俄国舰队,拉开了以东北为战场的日俄战争的序幕。
3月23日 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周冕擅自与中东铁路公司代办达聂尔签订《黑龙江省铁路公司购地合同》,规定从哈尔滨松花江北岸至满洲里间扩展土地20万公顷。
3月26日 日军渡过鸭绿江,侵入辽东半岛。5月16日,日军占领金州;5月17日,日俄军队在青泥洼交战;30日,日军占领青泥洼。
5月27日 日军在金州成立殖民地性质的金州军管署;5月31日,又组成大连军管署,逐步在大连地区建立和推行殖民地统治制度。
6月24日 俄旅顺地方法院迁往哈尔滨,翌年更名为“边境地方法院”。
10月20日 秋林公司在新市街修筑二层商店楼房(现秋林公司址)。
是年,俄国政府在哈尔滨懒汉屯建立临时无线电信局(1907年改为永久性无线电信局,1920年中东铁路护路军接收后交中东铁路电信科管理,1922年由中国电信局接收)。同年,由于日俄战争的影响,哈尔滨的外来移民急剧发展,总人口骤增至25万(其中傅家店15万人)。同年,俄国人在哈尔滨设立的“老巴刀”烟厂开业。
1905年
1月1日 旅顺俄军司令投降日军。2日,签署开城条约,日军正式占领旅顺。
2月11日 日本占领军将中国青泥洼(俄名达尔尼)改名为大连。
3月10日 日军占领沈阳。
是月,奉天省城设立师范学堂,此为东北第一所近代师范学校。
5月7日 户部尚书赵尔巽就任盛京将军,7月26日来沈阳就职。
6月,奉天省将日军占领营口初期设立的营口商业学校改归省办,该校成为奉天省第一所中等商业学校。同月,奉天省城创办卫生院。
9月5日 日俄签署《朴茨茅斯条约》。规定:俄国将旅顺、大连让给日本,长春至大连间的铁路和一切支线及其附属的一切权利、财产,均无条件地让与日本,将库页岛南半部割让给日本。
是月,赵尔巽在奉天推行以改革税收为中心的“新政”,为重建奉天省城积累资金。
12月22日 中日大臣订立《东三省事宜正约》。清政府承认俄国将过去占领的南满各地权利让与日本;清政府开放东北的长春、吉林、哈尔滨等16个城市为商埠。清政府的主动开放为东北城市走向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是年,英美烟草公司在哈尔滨开设东三省烟草公司。
同年初,日本在营口设立殖民地性质的军政署(1905年11月30日撤销),并设立租界(后改为满铁附属地),建设新市街。3月12日,建立营口日本人会。
1906年
2月1日 俄林业资本家波波夫在哈尔滨创办俄文《哈尔滨日报》。
3月14日 中东铁路公司在哈创办机关报——《远东报》、创办男子商务学堂。
是月,日本在长春开设奉天领事馆长春分馆(1908年升格为领事馆)。奉天省城开设测绘学堂。
4月6日 日军交还占领的盛京将军衙署。
4月14日 据《满洲日报》报道,吉林市总人口为278756人。
6月7日 日本国家垄断性的公司——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筹委会在大连成立,8月18日,日本政府正式批准设立。
6月9日 黑龙江将军衙门在哈尔滨傅家店借地设立黑龙江盐捐局。
7月28日 日本工学博士中川秀三郎编制出《大连港修建意见书》。
7月31日 日皇敕令,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同日,日军撤销在奉天省城设立的奉天军政署。是月,日商在营口开设小寺油坊,揭开了营口油坊业一时大兴的序幕。
8月,俄国人在哈尔滨设奥克萨阔夫斯卡雅女子中学。奉天电报局在省城开设电话局,开办城内电话业务。大连商人张本政兄弟在山东烟台创办东北最大的民族资本轮船公司——政记轮船公司。
8月18日 中东铁路女子商务学堂在哈创办。
9月,长春府第一所中学(长春中学堂)在长春老城马号门边(今二马路与大经路交会处)开办。
10月6日 日本人规划的营口新市街基本建成,包括小寺洋行、井上洋行、加藤洋行在内的一批近代建筑物陆续完工。
10月,中东铁路第二小学在南岗邮政街开办。
10月18日 日本在沈阳开办大型日报——《盛京时报》。
10月24日 据一项统计,大连人口已升至17万人,其中俄国人为6万,日本人约0.8万。
11月,日商在长春三道街开办广仁津火柴公司。
12月,日商在大连开设双和栈油坊,此为日本在大连投资的第一家油坊。
是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南岗尼古拉教堂广场修建“莫斯科商场”(现省博物馆址);法国化妆品商店在哈尔滨南岗义州街(今奋斗路)开办;中东铁路在哈设立临时电信学校。
是年,吉林省城在德胜门外开设了巡警学堂、法政学堂。商办长春天惠造碱公司设立;中日合办营口水道公司设立。奉天、营口、吉林省城等地的商人分别成立商人自治组织——商务总会。
1907年
1月14日 长春对外开放通商。
3月17日 哈尔滨东正教索菲亚教堂在埠头区奠基动工修建。
4月1日 满铁本部在大连开始营业。
6月,满铁大连医院长春分院在今长春南京街22号开业。
7月24日 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高温干旱后,本日哈尔滨、吉林省城同时创下了43度的高温,这是东北历史上的气温最高纪录。
同日,《日俄协定》和《日俄密约》在彼得堡签订,两国互相勾结,重新划分范围,
第一次提出了所谓“南满”、“北满”的称呼。
8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朱家委派候补县丞王洪藻调查松花江航路,在哈成立“汽船官营总局”,中国轮船开始在松花江航行。同月,满铁最终确定长春附属地位置在长春老城与俄国中东铁路附属地之间的头道沟,并通过了由满铁长春经理部主任田边敏行设计的长春附属地规划。
9月1日 满铁长春站开工建设。10月28日长春火车站竣工,11月4日对外营业。
11月4日 日本在长春设立领事馆,地点在城内西四道街。
是月,侨居哈尔滨波兰人协会成立。哈尔滨日本侨民会礼堂落成,是时在哈日本人已达109户、627人,其中男292人,女335人。
是年,大连至青岛、上海两条邮路开通;满铁在大连设立东北第一家煤气厂;满铁大连图书馆建成;美国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奉天绅士汪洋在沈阳设立《东三省日报社》,此为近代沈阳第一家中国人所办报馆。
1908年
1月4日 历时3个月的沈阳马车铁道工程完工,该工程为东北第一条近代城市轻轨交通线路。
是月,滨江厅同知朱启经去职,由何厚祺试署。何厚祺以哈尔滨傅家店(道外)“店”字义狭,改为“甸”。从此,傅家店改称傅家甸。长春商务总会成立。
3月22日 满铁旅顺“大和旅馆”建成营业。
4月,吉林省在省城江南设立农事试验场(今江南公园址)。
5月,奉天图书馆落成。
9月,哈尔滨德恰阔夫面粉厂开业。
10月1日 满铁长春大和旅馆开业。
10月5日 日文《北满洲》周刊在哈尔滨创刊。同月,中文《泰东日报》在大连创刊。
10月25日 哈尔滨气船官营总局改称松黑两江邮船公司。
是年,满铁长春附属地开工建设的第一批新式道路日出町(长白路)、富士町(黑水路)、吉野町(长江路)、三笠町(黄河路)相继完工。日商在大连设立电灯厂。
是年,长春总人口约8万人。
1909年
1月20日 日本东本愿寺附属小学校在哈尔滨埠头区开办,这是日本人在哈开办的第一所小学校(现兆麟小学址)。
1月28日 哈尔滨修建犹太教堂。
2月,哈尔滨日本松浦洋行大楼建成,该楼共五层,巴洛克风格(今中央大街122号教育书店址)。同盟会员蒋大同等在长春西四道街创办《长春日报》。
3月30日 “满铁长春邮便局”在长春中央通(今人民大街北段)建成,该楼为巴洛克风格,两层,为附属地的标志性建筑。
是月,满铁总部大楼在大连世纪街开工建设(五层,1.83万平方米)。
7月13日 哈尔滨网球、滑冰协会成立。
8月,吉林西路兵备道台衙门在长春商埠地与满铁附属地交界处(七马路口)修建,这是近代长春市区中国人建设的第一组西式建筑。
10月26日 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为与俄国修订日俄密约专程来哈尔滨,在其步入哈尔滨车站广场时,被朝鲜革命志士安重根刺杀。安重根被捕,解往旅顺监狱(1910年3月26日安重根在旅顺被害)。
是月,满铁长春大和旅馆新楼在火车站前广场落成,这是近代长春的第一座西式旅馆建筑。
同月,日本三井物产股份公司在大连成立分公司;日本人在大连修建“大连神社”;日商在长春修建电灯厂;日商在营口设立东亚烟草公司,在大连成立满洲石碱股份公司。
1910年
5月18日 吉林发生全城大火,烧毁市中心数条街道2400栋建筑物,全城几万人无家可归。
7月1日 日本将旅顺开辟为国际商埠。
7月11日 革命党人参与创办的《大中公报》在奉天创刊,主笔为沈肝若。
8月,全长400千米的沈阳—山海关电线工程竣工。满铁奉天附属地建成站前通往市区的沈阳大街道路(今中华路)。
10月5日 日本正金银行长春分行在长春北大街落成。
10月,由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白泽博士设计的满铁奉天附属地春日公园在今沈阳太原街北段建成。
1911年
2月,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俄西伯利亚铁路实行联运。
4月,哈尔滨新市街中心的大直街失火,烧毁中东铁路局的剧场、俱乐部、图书馆等建筑物,损失甚巨。
同月,中国同盟会长春籍会员金鼎勋、毕相臣在长春组织《国民公报》,发起长春第二次拒俄运动和反清革命。同月,满铁长春附属地东公园(位置在今南广场北)建成,这是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座公园。
12月,在辛亥武昌起义的影响下,革命党人张榕、商震组织“联合急进会”在沈阳密谋起义。
是年,大连日本福昌华工株式会社在大连寺儿沟下建华工收容所“碧山庄”。至1925年,该收容所共有房屋95栋、3.87万平方米。
民族资本的“肇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在营口开办。满铁长春附属地的第一座自来水供水设施在长春西广场建成。哈尔滨犹太商人的“马迭尔”旅馆在中央大街建成。
1912年
2月15日 辽东汽船株式会社在大连成立。
2月18日 东三省都督赵尔巽向全国发出通电,支持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东北三省同日实行民国纪年、改悬五色旗,三省城乡由此“和平”转入民国。
6月15日 奉天省城至朝鲜釜山间直达列车通车。
8月,奉天满铁附属地的昭德大街(今中山路)、中央大街(今南京街)等马路相继建成。
10月20日 吉林—长春铁路建成并通车。
12月29日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任东三省筹边使,是日来长春任职。
1913年
7月4日 长春伊通河洪水入城,沿河倒塌房屋“不计其数”。
日本的朝鲜银行在大连设立分行。
11月,俄国人在长春大马路设立电影公司,对外放映电影。奉天平康里开办振武台球房。
12月,奉天市政公所创办的机关报《奉天市报》出刊。奉天开办啤酒公司。
是年,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公司(即现哈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前身)在哈尔滨南岗开办。
1914年
1月17日 长春县通令各户,一律禁止燃放鞭炮。
6月,营口新市街开办跑马场。
7月3日 中国银行、东三省官银号在哈尔滨设立分号。
7月,松花江泛滥成灾,哈尔滨松花江水位达123.4米。
同月,哈尔滨定期组织赛马会。
8月19日 长春开办世界语学校、英语学校。
9月,奉天满铁附属地建成“南斜街”(今民主路),至此,奉天车站完成了辐射形的道路网建设。
是年,满铁在大连“星个浦”(今星海公园)修建高尔夫球场,占地12万平方米;满铁在大连大广场(中山广场)兴建豪华西式宾馆“大和旅馆”,总面积为1.13万平方米。基督教长春女施医院在长春西五马路设立。
1915年
7月,“志源火柴无限公司”在营口创办。哈尔滨机械总厂开始装配美国叠克博托式机车。
8月,日本和登洋行在哈尔滨地段街设立分号。
12月1日 根据“二十一条”所签订的《中日新约》,吉长铁路管理权让与日本。
是年,海参崴“双合盛”副经理张廷阁(华侨)在哈尔滨收买俄人地列金火磨,创办哈尔滨双合盛制粉厂,生产“红鸡”牌面粉。
1916年
3月31日 营口医药研究会成立。
6月,大连埠头事务所大楼(今大连港务局办公楼)动工兴建,该楼共七层,总面积1.6万平方米。
7月27日 哈尔滨道里江堤工程竣工。
哈尔滨秋林公司在道里中国大街修建三层楼房,创办道里秋林分公司(1919年11月竣工)。
12月,商人张益亭、张行五在哈尔滨开办“广源盛面粉无限公司”。
1917年
2月9日 奉天美术、体育学校招生。
2月16日 吉林私立图书馆开馆。
2月23日 奉天文官考试事务处成立。
4月14日 吉林省城举办学校足球赛。
4月,旅顺博物馆建成,当时称“关东都督府满蒙资产馆”,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11月10日 哈尔滨成立汽车公司。
是年,大连神明高等女子学校大楼(解放后为大连市委办公楼)动工兴建。哈尔滨道外修建城隍庙。
1918年
1月,日商东亚贸易公司在哈开设分店。
3月,日本人在哈开办“东西伯利亚轮船公司”,经营松花江和黑龙江运输业务。
9月1日 日本开办的“哈尔滨商品陈列馆”于是日建立。
12月17日 哈尔滨道外劝业商场开业。
是年,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大批俄罗斯、白俄罗斯、立陶宛犹太商人经俄罗斯来到哈尔滨定居。
同年,大连绍氏家族创办的天增福第一面粉厂在长春开业。
远东犹太人情报事务所在哈建立。
1919年
10月25日 大连至沈阳间铁路复线工程竣工。
是年,哈尔滨秋林公司道里商店从旧址迁中国大街(中央大街)新建三楼新店址,原址改为秋林公司五金日用品商店。
同年,沈阳满铁奉天附属地“南满中学堂”(今东北中山中学)建成;沈阳建成“大东工业区”。
同年,日本将大连的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
1920年
4月8日 哈尔滨市商民组织轮船10艘,经松花江区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救助受难华侨。
5月1日 旅吉(林)三江俱乐部成立。
8月2日 哈尔滨朝鲜侨民会成立。
8月11日 哈尔滨成立自动电话局。
是月,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关闭。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前身)开办。
是年,侨居哈尔滨的近万犹太人纷纷离开哈尔滨赴英、法、德、美国定居。
1921年
1月15日 哈尔滨《滨江晨报》创刊。
2月5日 民国大总统令,在哈尔滨设置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
3月15日 《滨江时报》在道外创刊,社长范德纯。
4月5日 俄管哈尔滨市议会公然推举霍尔瓦特为哈尔滨市“荣誉公民”,并决定将车站街、哈尔滨大街、通道大街、陆军街改为霍尔瓦特大街。
8月,黑龙江省松北市政局在哈尔道外成立。
10月19日 有人在《盛京时报》上撰文称长春为“春城”。
本月,旅居日本的侨民人数1165人。
11月1日 哈尔滨医科大学成立。
11月18日 营口三江公所落成。
11月28日 奉天城内交易所开业。
本月,美国驻哈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葡萄牙在哈开设领事馆。
12月18日 哈尔滨商埠局在道外圈河(道外公园)成立。
12月27日 营口直隶同乡会成立。
天增福第二面粉厂在哈尔滨开业。
是年,哈尔滨市内总人口达40万。其中,中国人183696人,俄罗斯人15万人,其余为来自15个国家的侨民。
1922年
1月27日 远东犹太银行在哈尔滨创办。
4月1日 滨江粮食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于哈尔滨道外北三道街创办。
5月,哈尔滨电业公司着手修建电车轨道,在南岗破土动工。
6月2日 东正教哈尔滨独立教区成立。
7月11日 圣母符拉基米尔女子修道院在哈尔滨南岗邮政街设立。
7月,长春裕昌源火磨公司改组为股份公司。
8月,大连火灾海上保险公司成立。
10月,新建大连埠头事务所大楼(今大连港务局办公楼)竣工。该楼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7层,钢混结构。
东正教巴克罗夫教堂(即圣母教堂)在南岗东大直街落成。
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英商老巴刀父子烟草公司迁南岗山街新厂房。
1923年
1月8日 哈尔滨佛教会成立,会长增子固。该会于1923年6月17日开工修建极乐寺,1924年冬建成。
是月,圣彼得·巴莆罗夫教堂在道里安丰街建立。
2月15日 吉林省政府严禁市民春节燃放鞭炮。
是月,奉天边墙拆墙开放。
3月7日 哈尔滨市绅商在傅家甸七道街成立远东外交研究会。
3月10日 奉天南满医大历经一年筹备开始招生。
3月15日 哈尔滨至长春间长途电话工程竣工。同日哈尔滨满铁图书馆开馆。
是月,山东人王明山在大连开办洋伞工厂。
哈尔滨制定汽车行驶规章。
4月1日 哈尔滨—上海,哈尔滨—天津开始直通电报。
4月初,长春组织级东通讯社。
是月,奉天拆除马车铁道。
5月3日 奉天市政公所筹备处成立。
5月27日 哈尔滨道里公园正式开放。
6月1日 大连创立山东同乡会。
6月3日 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在道里中央大街开业。
8月4日 奉天市政公所正式成立。
9月11日 吉林市市政公所成立。
11月1日 营口市市政公所成立。
本月,旅哈南斯拉夫侨民会成立。
东正教圣先知约翰(普列德洁陈斯基)教堂在民康街设立。
哈尔滨—大连开始直通电报。
日本佛教东本愿寺在哈尔滨地段街街头设别寺。
哈尔滨第三次修建水道街(兆麟街)索菲亚教堂(1932年竣工,耗资184000元,教堂面积约337平方米)。
东正教堂哈尔滨教区在江北临江修建尼古拉教堂(1928年竣工)。
1924年
5月,爱沙尼亚在哈设立领事馆,领事苏提。
同月,哈尔滨道里中国大街(即中央大街)铺修石头道。
9月10日 意大利在哈设立领事馆。
10月5日 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
是月,奉天省城铺设有轨电车。
东三省航空处开辟奉天省城至营口航线,主要从事邮运。此为中国民航邮运之始。
东正教圣彼得巴甫洛夫教堂在哈尔滨南岗辽阳街设立。
1925年
5月18日 长春拆除永安门修建马路。
7月19日 日人在奉天设立南满洲瓦斯股份公司。
7月28日 奉海铁路动工修筑。
哈尔滨“霁虹桥”开工兴建,11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
8月,大连放送局(广播电台)创立。
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今中山银行沈阳中山广场分理处址)大楼建成。
朝鲜银行长春支行在长春南广场建成。
1926年
2月,《东省特别区市政月刊》创刊于哈尔滨。
6月15日 新建奉天惠工工业区大、小马路及广场(惠工广场)工程开工,9月25日竣工。
6月1日 吉(林)敦(化)铁路举行开工仪式。
是月,南满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连成立。
长春电力水车代替马拉水车喷洒马路。
8月1日 哈尔滨最大的西式糕点店——马尔斯糕点店(现华梅西餐厅前身),在现中央大街开业。
9月,大连自然博物馆成立。
10月25日 苏方将中东路沿线电报电话事业交还中国。
是年,日始建南满铁路医院大楼(今大连铁路医院),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
国民党奉天省党部在省城建立。
哈尔滨市立图书馆在炮队街(通江街)开馆。
1927年
2月,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在长春成立,赵尚志等被选为执行委员。
张学良在奉天省城大西门内创办私立同泽女子中学。
3月,吉林省城开工兴建自来水工程。
4月,东北航务局、东北海军江运部等航运单位在哈尔滨合组为东北联合航务局。
5月24日 沈阳北陵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入园。
6月25日 吉海铁路在吉林市举行开工典礼。
7月,奉天省城与哈尔滨间开始无线电传送“照相”。
11月30日 哈尔滨特别市市政局在道里石头道街创办的“哈尔滨特别市商场”开业。
是年,苏联在哈尔滨开设国营贸易局及远东贸易局。
1928年
6月1日 波兰驻哈尔滨领事馆竣工。举行升旗式。
东省特别区区立图书馆在哈尔滨南岗动土兴建(现东北烈士纪念馆)。
6月4日 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作霖由京返奉,专车在沈阳皇姑屯附近被日军预谋炸毁,张遇害身死。
8月25日 吉敦铁路竣工,是日举行通车典礼。
是月,吉长铁路附中在长春成立。
9月20日 《新民晚报》在奉天省城创刊,该报为奉天第一家晚报。
10月,奉天广播电台建成并正式播音。
11月19日 张景惠就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
1929年
1月,吉林省城自来水工程竣工,开始向市民供水。
1月30日 东北政务委员会决定,奉天省城商埠局与奉天市政公所合并。
2月5日 奉天省改称辽宁省。4月2日,奉天市该为沈阳市。
2月28日 沈阳县管辖的福陵(今东陵)开辟为公园,划归沈阳市区。
3月,吉林市政公所改为市政筹备处。
4月,沈阳东三省博物馆(设于沈阳故宫)对外开放。
5月15日 吉海铁路竣工。
7月10日 东北地方当局出动武装人员强行接收中东路,中东路事件由此发生。
11月27日 大连邮政局新楼落成(1927年10月27日开工)。
是年,法国法亚银行在沈阳、哈尔滨设立分行。
1930年
1月,哈尔滨东省铁路局改称为中东铁路局。
2月,辽宁反帝大同盟在沈阳成立。
3月18日 吉林省城永吉电影院发生火灾,死伤数百人。
4月28日 沈阳小西边门拆毁,改筑宽马路。同年5月,沈阳大东门也被拆毁。
6月,据统计,大连市人口为36万,市区内人口为24万。
8月,吉林市政筹备处制定城市规划。
10月9日 北平直达吉林省乘列车开通。
是年,大连始建“关东地方法院大楼”(今大连市府广场中级人民法院)。大连始建“辽东旅馆大楼”(今上海路大连饭店)。
是年,立陶宛、比利时等国在哈尔滨新设领事馆。
1931年
9月18日 是日夜,日本关东军驻沈阳守备队按照关东军司令部的预定计划,将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一段路轨炸毁,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随即向沈阳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
9月19日 日军迅速占领南满铁路沿线的沈阳、长春、抚顺、四平、营口等城市。同日,关东军司令部由大连迁入沈阳。
9月20日 日军在沈阳组织殖民地性质的军政、市政公所,原日军驻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为市长,并改沈阳为奉天市。
9月21日 日军占领吉林市和吉长铁路沿线各城镇。
9月26日 伪吉林省临时政府成立,熙恰任长官。
9月27日 张景惠在哈尔滨成立“东省特别区治安维持会”,自任会长。
10月10日 哈尔滨学生、工人举行反日示威。
1932年
3月10日 一天前成立的伪满洲国宣布“奠都”长春。3月14日,伪满宣布改长春为“新京”。
4月1日 伪满当局设立直属于伪国务院的“国都建设局”,作为统管“首都”市政建设的行政机关。
是月,伪满交通部令:将中东铁路改名为北满铁路。
5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制定《大哈尔滨都市计划概要》。规划以顾乡屯为中心,以约9000米为半径画一圆圈,形成母市(规划城区);再以25千米为半径画一圆圈,形成计划区(规划市区)。
9月2日 伪满当局在沈阳设立陆军中央训练所。
9月8日 伪满当局在长春设立“中央气象台”。
11月,由伪满、满铁、关东军组成奉天市(沈阳)计划筹备委员会,初步确定建立铁西工业区,起草沈阳市计划。
11月17日 关东军司令部经多次讨论,确定了伪国都建设方案。
是年,日商在大连始建“几久屋大楼”(今大连天津街百货大楼),改楼4层,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
是年末,长春人口149600人。
1933年
3月1日 满铁在沈阳设立铁路总局。
5月28日 伪满在哈尔滨建立江防舰队。
5月31日 沈阳新开河工程竣工(3月25日开工、5月16日通水)。
5月,生产化肥的满洲化学工业股份公司在大连成立。
6月20日 伪满宣布哈尔滨为北满特别区。同日,日本与伪满中央银行合组大兴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典当、制粉、榨油等行业,在长春设总公司。
7月,哈市爱国青年召开反日青年代表大会,成立东北青年反日大同盟。
12月3日 哈尔滨新松花江大桥竣工。
12月,大同洋灰公司在吉林市成立。同年在东北其他大城市开办的公司还有:营口纺织公司、大连日满木材公司、沈阳兴亚电业股份公司、大连马斯达股份公司、大连满洲水产股份公司等。
1934年
2月20日 长春与日本东京间开始无线电通讯。
3月1日 在日本的策划下,溥仪在长春称“帝”,改“国号”为“满洲帝国”,年号为“康德”。
是月,极东生药股份公司在沈阳成立;北满制糖股份公司在哈成立。
4月1日 日伪将东北铁路划分为“新京”、奉天、洮奉、哈尔滨四个路局管理。
是月,满洲洋灰公司在沈阳成立。
5月6日 垄断东北煤炭生产的满洲炭矿股份公司在长春成立。
9月26日 沈阳—长春铁路复线建成通车。
是月,伪满在吉林开办高等师范学校(后该称师道大学)。
10月11日 吉长公路完工,同年11月15日通车。
10月18日 《盛京时报》载,沈阳人口为462152人,安东为170951人,营口为132092人。
是月,满洲染色公司在沈阳铁西工业区设立。
11月1日 大连—长春间开行当时世界上速度领先的“亚细亚”号列车。同日,“新京无线电台”开始播音。
11月4日 伪满“新京特别市公署”办公楼在长春七马路落成。
是年,伪满时期长春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物——位于大同广场(今人民广场)的“国都建设局”落成。截至1934年末,大连人口达45万,其中日本人为193529人。
1935年
1月30日 伪“国都新京”城市建设进入高潮,是日组织第五次街基丈放,所丈放的地点为百汇街、五色街(牡丹街)、永昌街等地。是年,伪国都建设局预计在长春开工建设2087栋房舍,其中住宅2000栋,行政办公建筑有伪国务院、中央银行等。
3月22日 伪满洲国“大陆科学院”在长春南岭设立。
3月23日 日本、伪满、苏联在东京正式签订中东铁路让受协定。日伪以1.7亿日元的代价,从苏联手中获得了全长1700千米的中东铁路及其附属财产。同月,该路由满铁接收,改为北满铁路。
8月3日 吉林江堤工程开工。
8月10日 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长春新址大楼在长春大同大街(人民大街)与朝日通(新发路)相交处建成。
8月30日 长春至哈尔滨铁路轨距调整工程于是日上午8~10时进行。
9月1日 原中东路长春宽城站于是日被废弃,站点从此成为历史地名。
9月,吉林市人口为125087人;全市有房屋25493栋。
10月,哈尔滨市内电话机安装数已达4633部。
10月7日 长春大经路小学落成。
11月1日 长春举行南岭水厂完工仪式。
11月20日 吉林新开门外泰山洋行建成。
是年,大连三越洋行大楼开工建设(6层,建筑面积8105平方米)。
1936年
1月5日 据《盛京时报》载,全东北人口总数为30 979 717人。
2月13日 据《大同报》记载,自1932年以来,移居吉林省境内的日本和朝鲜移民已达26万多人。
2月14日 苏联驻奉天总领事馆被封闭。
2月15日 有长春益发银行经理孙大有捐助建设的市立施医院开业。
3月21日 位于长春朝日通(新发路)的“日满军人会馆”建成。
3月26日 伪满发布:本年4月1日,首先在奉天、吉林、齐齐哈尔三城实行市制。
4月,中共哈尔滨市委成立。
据统计长春人口为268644人。
哈尔滨市内中国人开设的工厂总数为1125家。
5月9日 日本对满事务局发表报告:对满投资总额已达9.05亿元。
5月26日 哈尔滨市面粉工厂陆续改用电力生产,日产面粉4万余袋,较大的厂家有义昌泰制粉工厂、天兴福制粉厂、裕昌源制粉工厂等。
6月12日 伪满公布《都市计划法》。
6月13日 哈尔滨《大北新报》被查封,主编金剑啸被逮捕。
7月23日 伪满召开协和会“全国联合协议会”,更名为“满洲帝国协和会”。
8月27日 吉林市中央批发市场建成。
8月30日 沈阳小北边门于是日拆除。
8月,全东北共有各类银行66家,其中外国银行为23家。
9月5日 长春净月潭贮水池工程完工。
9月17日 “新京市立医院”(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址)在长春自强街建成。
是年,据伪满统计,全东北人口总数为3701万(37018607)人,其中日本移民有105万人。
1937年
4月16日 “奉天市公署”大楼举行开工典礼。
5月29日 沈阳昭陵(北陵)大名楼被火焚毁。
5月30日 哈尔滨特别市改为滨江省省辖市。吉林市决定建设铁路旅馆,将关帝庙迁移到北山上。
是月,“新京大同大街”(今长春人民大街)已修至南岭。
6月1日 日本东京至长春民航班机开通(飞行时间9小时)。同日,日本关东州厅由旅顺迁至大连。
6月6日 伪满军政部办公处迁至长春市长通路服装厂旧址。
7月1日 东亚第一座分离式火车站——大连新站竣工。
8月1日 镜泊湖水力发电站动工。
9月16日 伪都新京于本年7月完成第一个5年城市建设计划,是日举行“国都建设纪念式”。
11月6日 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举行奠基仪式。
11月9日 吉林松花江护岸工程完工。
12月1日 大连老虎潭傅家屯、棒槌屯等22个屯划入大连市区,市区扩大至2629万坪,人口增至50万人。
12月11日 “满铁附属地”于是日撤销。由于满铁奉天附属地归属沈阳市区,沈阳市区总面积达270平方千米,人口升为70.1万人。
是月,“新京军管区病院(今长春208医院址)”、伪满“大陆科学院(今长春应化所址)”相继落成。
1938年
5月2日 伪满“建国大学”在长春开学。
5月28日 哈尔滨举行建城40周年庆典。
7月1日 哈尔滨江岸公园完工。
至7月末,长春总人口为361978人,其中日本移民人数为83247人。
8月,日本直辖殖民地关东州地区总人口为121万,其中大连人口为51万、金州人口0.3万、旅顺人口3.8万、普兰店街区1万,城市化人口比率为46%。
是月,沈阳人口总数为739906人。
9月10日 伪满在长春举行“宫廷营造开工式典”。
9月12日 松花江大水,哈尔滨江段水位达132.47米,接近1934年的134.41米水位。
9月,满洲电气化学工业会社在吉林市开工建设。
10月1日 吉林龙潭山至大丰满铁路开始营业。
是年末,营口人口为15万。
1939年
1月1日 吉林东莱门江桥开始施工。
1月15日 哈尔滨至同江长途汽车开通。
1月30日 据伪满产业部调查,奉天工厂达5280家。
是月,沈阳人口超过80万。
2月3日 哈尔滨松花江畔气温降至零下42度,“为40年所未见”。
4月30日 伪哈尔滨市市冯广民去职,赵震就任伪哈尔滨市市长。
5月15日 伪满发布“北边振兴计划”
10月,沈阳人口突破100万。
12月,哈尔滨人口超过51万(517427人),此时滨江省总人口为383万。
是年,伪满当局确定沈阳城市布局为“星拱式”,人口目标为300万,城区为400平方千米,外郭为1600千米。本年,沈阳市辟建百鸟、三光等公园;“新京”市内共完成住宅建设6071户。
1940年
2月,沈阳市内人口达120万,其中常住人口100万,苦力、劳工20万。
3月末,长春人口达43万,其中日本人为10万。
4月,哈尔滨市人口达49.7万。同月,伪满当局确定杏花为伪满“国花”。
4月19日 据《盛京时报》载,抚顺人口达到25万。
5月1日 伪国都建设局确定,在“南新京”(今长春西解放立交桥附近)建设近邻单位式理想集团住宅。
是月,伪满当局决定在沈阳建地下铁路。
5月18日 伪满“宫廷御营造”正式开工。不久,伪满对钢铁、洋灰、木材等建材品实行配给,城市建设陆续停工。
5月末,大连人口为58万(586181)。
6月末,长春人口升至45万。此时,吉林省总人口为5345149人(加上长春市人口为580万),其中吉林市人口为136758人。
10月,大连机车厂制造出时速130千米“弹丸”列车。
11月23日 “新京神武殿”(即吉林大学鸣放宫)落成。
是年,哈尔滨共有啤酒工厂15家,共产啤酒200万箱。同年末,哈尔滨人口达661984人。
1941年
1月1日 沈阳市行政区划变更,由原11个区变为17个区(即城内、大和、铁西、大东、浑河、水信、于洪、皇姑、北陵、沈海、东陵、敷岛、朝日、北关、东关、大西、小西)。
4月,沈阳城墙除大小东门外,已全部拆除。
5月4日 本溪人口升至112102人。
5月15日 据《盛京时报》载,长春人口达59万,每平方千米为1268人,人口总数是1930年的6倍。6月沈阳在拆除城墙的地方建设环城电车路。
5月17日 长春安民广场(今新民广场)建溥仪“访日宣诏纪念塔”。
是月末,沈阳常住人口为113万。
6月1日 长春开始铺设市内电车线路。
6月,伪满选出东北35景,长春净月潭、土门岭、吉林北山、松花湖列入其中。
6月16日 22万伏的鞍山超高压变电所竣工。
7月,长春人口升为52万(527445)人,其中日本移民为14万(148145)人。
8月1日 鸭绿江水丰电厂开始发电。
8月,全东北人口为4229万。
9月,松花江大水。9月12日哈尔滨江段水位132.70米,9月13日132.81米,9月14日132.77米,太阳岛已被淹没。
9月,伪满所设大学已达14所,有教师596人,学生4387人;中专254所,教师2904人,学生60368人;“国民学校”(公立中小学)15887所,学生579169人。
9月,沈阳人口达143万(1437065)人;鞍山人口21万,营口18万,本溪10万。该月,奉天市总人口为756万。是月,关东州人口146万,其中大连市69万(694555)人,旅顺3.9万人。
1942年
2月5日 沈阳昭隆大街(黄河大街)开工建设。
3月,镜泊湖发电厂开始发电。
4月,伪满与满洲新闻社开办《满洲日日新闻社》。
6月末,伪满“国债”发行额达24.49亿元。
8月2日 伪满在长春举办大东亚博览会。
8月,沈阳已建成48千米环线电车道。
9月末,大连人口为747914人,旅顺27367人。
11月7日 松花湖丰满电站截流储水。
9月15日 至是日,日本人创办的《盛京时报》已发行12347号。
1945年
2月21日 苏美英三国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其中条款: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口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
8月8日 苏联根据先前订立的《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决定对日宣战,随后百万苏军分路进入东北。
8月12日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移驻通化。
8月14日 中国国民党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关于旅顺、大连、中长铁路等协定。规定大连为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中苏两国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
8月15日 日本投降,沈阳市恢复名称。
8月18日 苏军第一远东方面军官兵月120人乘飞机在哈尔滨空降。同日,伪满皇帝溥仪“退位”。
8月19日 苏军空降长春、沈阳、齐齐哈尔、吉林等地。
8月20日 伪满洲帝国宣告解散。
8月22日 苏军空降部队解放旅顺、大连。
8月27日 在长春成立东北地方日本人居留救济会,高崎达之助任会长。
8月31日 国民党政府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
是月末,中共东北党委和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将抗联部队组成五十余个工作组进驻东北市各地区五十七个重要城镇、战略要点。
9月5日 国民党政府建立反动统治,公布东北九省二市接收官员名单: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蒋经国,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熊式辉兼任,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家璈等。
9月15日 中共中央决定于沈阳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由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
10月1日 松江省民主政府于哈尔滨成立,省长谢雨琴(后改任李杜),副省长李兆麟。
10月10日 共产党的沈阳市政府成立。
10月12日 国民党政府“接收”东北大员熊式辉、张嘉璈、蒋经国、莫德惠等先到达长春,主持“接收”工作。并空运1000多人到长春和哈尔滨。
10月16日 国民党政府改组原“昆明防守司令部”,组成“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首先调其所属十三军、五十二军转运东北。18日任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10月20日 国民党东北行营同意苏军发行红军券,在全东北通用。
10月28日 杜聿明飞抵长春。
10月29日 国民党辽宁省、嫩江省、安东省、合江省、兴安省等省主席徐建等人和大连、哈尔滨市长等先后离重庆飞抵长春。
10月30日 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正式成立,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
10月,长春“儿玉公园”改为中山公园、“大同大街”改为斯大林大街。
11月1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创办的“东北日报”于沈阳创刊。
11月8日 大连市民主政府成立,市长迟子祥,副市长陈云涛。
11月17日 苏军在沈阳南站广场建立“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11月19日 共产党东北人民军队撤出长春、吉林等地。
11月30日 国民党政府与苏军当局就“接收”东北问题谈判达成协议,苏军同意协助国民党军队空运到沈阳、长春两地;苏军延至1946年1月3日撤尽。
12月10日 国民党军占领营口。
12月22日 国民党长春市长赵君迈到长春任职。
12月27日 吉林省民主政府于岔路河成立,周保中任主席。同日,新任国民党沈阳市长董文琦接收沈阳市政。
是月末,东北人民自治军组成“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司令员、彭真任政治委员。下设四个军区:热河军区(西满)、吉辽军区(东满)、吉黑军区(北满)、辽东军区(南满)。
1946年
1月1日 国民党哈尔滨市长杨绰庵赴哈正式“接收”哈尔滨市政。
1月12日 国民党松江省主席关吉玉在哈尔滨就职。
2月11日 国民党军占领哈尔滨。
2月23日 东北苏军指挥部发表延期撤军声明。是月,中共中央东北局由本溪迁往抚顺。
3月1日 国民党交通部任陈延炯为代表到东北“接收”铁路,设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于沈阳。
3月13日 苏军于沈阳撤退,国民党沈阳警备司令赵公武进入沈阳。
3月18日 东北民主联军占领四平。
3月26日 国民党政府派郑洞国来长春任东北保安副总司令。
4月7日 东北执行停战三方小组代表抵沈阳。
4月18日 东北民主联军攻占长春。
4月23日 苏军自哈尔滨撤退。
4月24日 共产党的吉林大学在长春开学。
4月28日 东北民主联军接管哈尔滨。中共北满分局和松江省军政机关迁入哈尔滨市。
是月,国民党东北行辕及保安司令长官部迁入沈阳,沈阳成为东北军事政治中心。国民党于沈阳成立日侨日俘管理处,遣送日侨、日俘工作开始。
5月1日 哈尔滨特别市民主政府成立,刘成栋为市长。
5月3日 东北苏军撤退完毕(大连地区除外)。
是月初,共产党东北军政大学在长春开学,校长林彪,校址设在伪满综合法衙(今长春空军医院)。
是月,东北贸易总公司在哈尔滨成立。东北军政大学分校在佳木斯成立。
6月14日 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吉林省省长梁华盛赴吉林接收,成立吉林省政府。
7月7日 国民党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开业。国民党统治区开始遣返日侨。
7月28日 李立三代表与国民党沈阳市市长董文琦就哈沈送电问题达成协议。
8月11日 东北民主联军在哈尔滨成立遣送日侨办事处,处长为李敏然(李立三)。
9月2日 东北银行总行在哈尔滨开业。
9月19日 北满地区遣送日侨工作完成。
10月1日 解放区东北电影公司改为东北电影制片厂。
10月16日 东北政联委员会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10月20日 国民党国立长春大学成立。
12月,哈尔滨外国语学校成立。
1947年
3月,东北解放区税务总局成立。
4月,关东公署在旅顺成立。
6月11日 国民党在沈阳实行戒严。
6月7日 国民党政府公布东北行政区划定方案。东北设九省(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三个院辖市(大连、沈阳、哈尔滨)。
7月7日 哈尔滨举行“东北烈士纪念塔”奠基礼。
是月,据统计,哈尔滨人口为96万、沈阳117万、大连54万。
9月1日 沈阳行政区划由原来的17区扩大为24区:城内、南关、大西、小西、北关、东关、和平、北市、南市、铁西、皇姑、大东、永信、于洪、北陵、沈海、东陵、浑河、惠工、胜利、塔湾、建设。
9月2日 陈诚来东北接任行辕主任。
11月4日 国民党行政院任命徐箴、梁华盛为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委员。任命梁华盛为吉林省主席,徐箴为辽宁省主席,金镇为沈阳市长。
12月21日 沈阳粮价飞涨,大米达12万元/公斤,高粱米7.6万元/公斤。
12月25日 长春全城缺少能源,用豆饼发电取暖。
1948年
1月15日 国民党中央任命东北行辕副主任卫立煌兼任“剿总司令”。
2月7日 长春“中正广场”(今人民广场)内聚集了2000多名商贩,广场成了市场。
2月12日 国民党政府令卫立煌兼代东北行辕主任职。
2月25日 哈尔滨广播电台与佳木斯广播电台合并,改称东北新华广播电台。
2月26日 东北人民解放军占领营口。
2月末,沈阳大小商店倒闭2000家,全城难民达到30万人。
3月1日 国民党政府任命尚传道为长春市市长。
3月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四平。
3月9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吉林省会吉林市。
5月26日 东北人民解放军占领长春飞机场。
7月15日 东北大学迁移吉林市,吉林大学并入东北大学。
8月31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
是月,被围困中的长春粮荒严重,每日饿死者多达数百人。
9月12日 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
10月15日 解放军攻克锦州。
10月17日 国民党六十军2.6万人在军长曾泽生率领下于长春起义。
10月19日 长春国民党最高指挥官、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率部向解放军投降,长春解放。
10月19日 东北政委会任命邹大鹏为长春市长,张文海为副市长。
10月20日 解放军长春军管会成立,唐天际为主任。
10月30日 东北国民党“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乘飞机逃离沈阳,前往北平。
11月1日 沈阳解放。
11月2日 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占领,辽沈战役结束。
11月4日 沈阳市特别市政府成立,朱其文为市长。沈阳24个区合并为8个区:北市、沈河、北关、大东、南市、和平、铁西、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