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渴望在闲暇时间能够放松身心,于是社会新闻因其新鲜、通俗、有趣,在家庭、人生祸福、人伦关系的层面直接牵动人们的神经,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软”新闻增强了媒介与受众的接近度,拉近了与广大受众的距离。然而,有些媒体在追求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混淆了通俗和庸俗的界限,导致社会新闻日益庸俗化、狭隘化、雷同化、虚假化,陷入了低级趣味和媚俗的误区。
目前社会新闻有六个误区。
顾理平: 江苏江阴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法学。先后出版《新闻法学》(1999)、《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2001)、《隐性采访论》(2004)、《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2010)、《社会新闻采写艺术》等学术专著9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先后在《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杂志开设学术研究专栏。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问题研究”等科研项目近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