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京津冀三地教育的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要义,还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三地教育领域积极开展了许多协同发展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而言,工作的推进过程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很好的顶层设计,还分别设定了2017年、2020年和2030年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但是教育到底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什么,如何发挥教育在协同发展中的引导性作用等,这些问题还亟待深入的科学研究和论证。
“十三五”初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顶层规划走向落实的重要开端。为进一步突出教育科学研究为中央和地方决策服务、为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服务、为三省市教育发展服务的功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策划出版了《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以期研究和回应京津冀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扩大教育科研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力。该研究报告作为皮书丛书来设计,本书是“京津冀教育蓝皮书”的第一本。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组织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教育科研人员参与,希望三地教育科研部门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围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开展相关的战略、规范和政策研究,为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教育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在此,我们对所有积极参与和支持本研究报告撰写的领导、研究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三地教育科研人员携手并进,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契机,为促进区域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贡献真知灼见。
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作为一项集体研究成果,本书阐发的观点和资料的可靠性由相关研究人员负责,并不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立场。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项目的研究人员努力工作,希望本书为关心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机构和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但囿于时间和能力,我们的观点未必完全准确,相关的政策建议不一定切合实际,撰写过程中各章的风格体例也不尽相同,敬请相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