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于科幻电影的反乌托邦电影近年来逐渐成熟,影响益盛。反乌托邦电影通过构建虚拟的“反乌托邦”叙事空间,描绘科技泛滥、极权统治下的人性异化来表达当下社会的诸多困境与社会诉求。它们看似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拨之作,实际上通过影像编码完成着对个体的深切“询唤”。深入考察这类电影我们会发现,反乌托邦电影以暴力行为纾解了个体对于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焦虑;通过英雄符码的建构与消解,弥合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缝隙;由多歧的主题使“反乌托邦”最终沦为失察的话语。
文化研究
陈晓: 陈晓,南京大学文学院影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