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对这一方法的研究,本书将从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入手,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同方法论原则的比较分析,从源头上梳理经济学实证原则与实践原则的根本差异,在方法论经验基础之上阐述经济学实证方法的总体特征。
实践和实证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两大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分野。虽然两大方法论原则都立足于现实,却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表现在:第一,是否以人为核心展开研究,这是方法论实践原则和实证原则的根本差异。第二,始于现实和止于现实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原则是始于现实的,从现实出发研究经济问题,从现象着手去分析问题的实质。而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原则是止于现实的,现实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尺度。第三,改变现实与安于现实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原则,在方法上不仅意味着尊重现实和立足现实,还意味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现实的改造和改变。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原则,在方法上则意味着对现实的承认和顺应,人被局限在仅仅能够对世界进行认识的范围之内,并没有给人改造世界留下应有的空间。
追本溯源,经济学方法论实践与实证原则的分野,与工人和资本家不同的经济活动经验有关。作为生产阶级的工人,改变和创造是其经验的核心内容,他们主导和参与了从生产资料到制成商品的整个创造过程,其经验活动具有生成性特点;而作为“不生产阶级”的资本家,游离于生产活动这个“黑箱”之外,其主要经验集中在交易活动领域,其经验活动具有既成性特点。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原则和实证原则,是与两大阶级经济活动的生成性经验和既成性经验相对应的。
本书是研究西方主流经济学实证方法的,而本章则侧重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原则的分析,旨在通过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实践原则相比较,以凸显西方主流经济学实证原则止于现实、安于现实的根本特点。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实证原则不是从以人为核心的实践角度去认识和对待经济问题,缺乏对现实的应有反思,没有给改造现实留下基本的余地。相反,从止于现实、安于现实到顺应现实,是经济学实证方法最终走向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