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苏联战后的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收藏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教育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代科学的进步是其直接的原因。50年代后期,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这就推动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出现大发展、大改革的新局面。世界形势要求各国必须把握住这个时机,对本国教育进行及时改革以适应新需求。苏联也未放过这个时机,及时地进行了教育改革。当然,50年代后期开始的苏联教育改革,还有它内在的直接的原因。30~40年代普通中学数量少,其主要任务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但是到了50年代,随着中等教育的普及,中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高等学校容量有限。所以,赫鲁晓夫在苏联共青团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凡是入学的儿童都应该准备去进行有益的劳动。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丧失了2000万人的生命,因而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需要动员青年尽早地参加劳动。因为当时的学校教学和生活脱节,不能完成毕业生立即参加生产的任务,所以这次教育改革必须从教育制度上加以改革,纠正偏重知识教育而忽视生产劳动教育的倾向,以适应当时升学和就业形势的需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