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我国打破不依赖消费的封闭经济循环(1997~2010)
在线阅读 收藏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经济过于依赖外需,而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实际上早在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央就做出了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为什么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长期难以改变呢?其症结就在于我国经济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不依赖消费的封闭循环。我国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的成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资料生产内部(主要是重工业内部)形成了一种不依赖消费的封闭循环。这种循环,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间发生的不断流通的过程,或者说,不变资本在社会生产第Ⅰ部类内部进行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过程。比如,在煤矿与电厂之间,后者向前者提供用于采煤所需的电,即煤与电相互交换。换言之,煤与电之间不断地循环,以保证再生产过程的持续不断和逐步扩大。再如,在钢铁企业与机械企业之间也存在这种循环。类似于此的生产资料生产内部的循环与交换,虽然不直接满足生活消费需要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缺少了它们,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但问题在于这种不依赖个人消费的封闭循环和交换的规模应以多大为宜?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不仅比发达国家低很多,而且赶不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表明,这种不依赖个人消费的封闭经济循环的规模已经过大了,它挤占了用于消费的资金,已经由生活消费的间接促进者变成了消费前进的绊脚石。如果不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国的低消费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