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道与中国养生文化
在线阅读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下册)

李刚:道教所追求的是长生不老,返老还童,青春永在。现在,在民间、社会上有一个很流行的比喻,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前面的那个“1”,而功名、金钱等等这些都是后面的“0”。如果我们前面的身体没有了,身体坏掉了,那么后面的功名、富贵、美女、帅哥这些都没有了,都等于零,也就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如果我们要问什么是道教,简单地说,道教就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作为它的最高信仰。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的宗教,它是以神仙不死之道,来教化它的信仰者,劝它的信仰者,通过养生的修炼和道德、品行的培养,来获得长生,获得成仙,最终去解脱死亡,求得一种永恒。

道教讲神仙长生,首先是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命保持一种虔诚、尊重的态度。道教从这种神仙不死的理念出发,又产生了一种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神仙可学”的生命主体论。也就是说,我的生命我自己能够把握,而不是老天决定的;神仙也是可以通过我的修炼,通过我的学习去获得的。所以,它主张在生命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我们人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去追求,去拼搏,直至达到它所追求的那种长生不死的理想境界。当然,我国古代的另外一本典籍《书经》说:“我生不有命在天”,这是一种讲究命定论的生命观。道教正好与此相反,它不主张宿命论,不主张命运论,它主张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是一种对生命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是充分发挥、调动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态度,相信我们的生命自己能够把握,可以通过修炼、学习去获得成仙。

在道教的这种对“神仙不死”、“长生不死”的追求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把生命不死和儒家的“三纲五常”的伦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我把它叫做“生命伦理学”。因为我们知道儒家提出伦理作为一个本位的价值取向,假如我们的生命和道义发生冲突的时候,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那么个人就要舍生取义。这是我们传统讲的。当你的生命和道义两者发生矛盾、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就要舍生取义。但是,道教与此不同,它是把人的肉体生命作为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所以有很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而且,它不主张我们在追求生命的过程当中把生命和道义对立起来,而是强调两者应该和谐的统一,而且强调你要学仙,要做神仙,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把人做好,要学仙道,先学人道。只有把做人的一套先做好了,最后才能够成仙。这样一些观点,后来到宋明的时候,就形成了道教的劝善书,比如我们在道观里看到的“太上感应篇”等等的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出现了忠孝神仙,就是说首先要尽忠尽孝,在这种不违背伦理的情况下,才能够成为神仙。这些也成为道教长生不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

讲到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一般的人认为道教只是强调肉体的长生不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应该是在隋唐五代以前的占主导地位的道教里面讲的,隋唐以后,到宋元以后,这个观念就变了,主要是讲精神不死了。这样的变化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中间经历了外界的批评,还有道教本身在追求肉体不死方面的失败,因为它没有找到一个成功的案例,信仰者也就对它失去了希望。我们中国人是经验的民族,对没有经验过的,没有看见过的事情,是不会相信的。所以对于道教的“神仙长生不死”,历代以来都有很多人产生怀疑,也有很多批评,特别在学者当中,在知识分子当中,对它的批评很多。这样,道教就从比较实在的“肉体不死”,渐渐变为主张追求一种“精神不死”。这是道教的基本教义,追求神仙长生不死。这一点早期的着重点是追求“肉体不死”,在唐代以后,宋元以来,重点讲的就是人的精神如何长生不死,这是道教教义的变化。

接着,我想给大家介绍道教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这说明道教追求成仙、追求不死,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事情、个人的事情,不是说仅仅要解决你自己个人生命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说它还是“自了汉”,也就是所谓的小乘道教。道教也借鉴了佛教的说法,把佛教的某些东西拿过来,区分了小乘道教和大乘道教。大乘道教就是说,你不仅要拯救你自己的生命,而且你要拯救无数人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无量度人”。“仙道贵生”,就是说神仙之道对生命是很重视的,非常看重生命,而且它不只是看重自己的生命,更要看重整个人类的生命,还要去拯救他人然后再来解救自我,这样才是大乘道教的精神。而且,它认为道士们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肩负了拯救他人生命的任务,这样不仅拯救了别人,也拯救了自己。在道教的教义中,一个人学道,不仅仅是自己得道的问题,而且它认为,你一人得道,你的九代祖宗都可以随之得道升天,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你的祖宗的生命也得到了拯救。这就是大乘道教要救助一切的精神。

在道教经书的很多故事里,都讲到了怎么样通过自己的修行,通过拯救别人,最后使家族和自身都能够飞升成仙。这些故事都说明了道教不仅仅是讲个人的修仙了道,争取个人的生命不死,而且还有普救众生的思想。有人说道教的这个思想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照我看来,道教自身内部很早就已经有这种思想了,不一定是受到佛教“普度众生”的影响。在道教早期的经典里面,比如在汉魏南北朝的时候,道教就主张“无量度人”,拯救别人生命的思想。这种思想,如果我们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角度来看,它讲的度人为仙、无量度人、先人后己等,即是一种利他主义的精神,其实最终还是有利于自己的,对他自己的生命还是有利的。在道教看来,最后要成为天仙,必须要有大乘道教的这种利己先利他的精神,最终才能解救你自己,成为天仙。

那么,在这样一种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当中,也产生了一些有效的实证手段或者操作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虽然不能使人做到不死亡,但是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进一步提高我们生命存活的数量和质量,就是说让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活得更长久。所以,道教对生命的一种拯救,不是像基督教那样在外部建造一个上帝来拯救自己、拯救我们,而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刻苦修炼,自己拯救自己。在道教看来“道”就在你心中,或者直截了当地说,道就是心,心就是道,修道就是修心,修心也就是道修。道家创立了各种各样的修道方法,在此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种就是服食外丹术。《西游记》里说到,孙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的丹药,就成了铜头铁臂,他的身体就变得像黄金一样坚硬不朽。现在我们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仍然普遍地服食各种滋补药物,保健食品,等等。中国人服食保健食品,实际上是有其历史传统的。这是外丹的服食术,是道教养生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我认为现在我们还在继续沿用,只是说以后怎样把这些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做得更好、更精致的问题,我想这是现代人的一个追求、一个责任。

第二种是道教的气功内丹术。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活动是有节奏的,生命运动是一种有节奏性的运动。道教很早就注意到人的生命活动是有节奏的活动。这种节奏性在道教看来,是一种气的节奏,要从气的角度去把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奏。要使生命健康协调地发展,就必须要正确去把握人体内气的运行,这样就有了道教气功的产生和形成。在道教之前,其实在道家那里,庄子已经看到人生就是气之聚,人死就是气之散。老庄都有专门谈到如何用气。道教继承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老庄关于气的学说。比如说,人在气当中,气在人当中,人离不开气,气离不开人,等等。从气来把握生命的存在,生命就是由气化生的,生命要存在也离不开气。在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里,除了讲到外服丹药之外,还讲到一种修炼的方法就是行气。除了服药,还要保精、行气。在他看来,行气有很多功能,它可以避开我们人的生命中的种种磨难和危险,最根本的一点是,行气可以使我们延长生命。行气的关键在于胎息,所谓“胎息”,就是婴儿在母体当中,自身不用呼吸,但是通过母体和外界进行呼吸的状态。胎息的方法运用到行气当中,就是在我们行气的过程中学习婴儿在母体中的呼吸方法,我们就可以长寿。道教的种种追求成仙的方法,比如刚才讲的吃外丹,费用比较昂贵,而且费时费力气。而服气就显得比较简单、简易,对练气的场所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时间、地点等条件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他觉得用服气的方法可以来修炼长生不老之道。

下面就是他讲的一些方法,像“太清行气符”等一些这样的方法。这个方法是讲,你要服气,就应该先治疗你身上的病,打通你的五脏六腑,去除旧的病症,然后进行服药,把病都去掉以后,再慢慢地从服药转为服气,每天慢慢地减少服药量,而渐渐地加强服气。这是“太清行气符”所讲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中间也有很多讲究,比如你所在的朝向、你修炼的时间,比如说二月初三后初八前,在清静的寝室内,朝着东方,早上对着阳光,采集阳光的精华等等。所以道教里边对炼气时的方位、时辰等条件都是比较讲究的。而且结合服气还有一些导引的动作。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是服三五七九气法,讲得很具体,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在这里给大家详细阐述怎么样去练。这些方法在《道藏》里面,和现在我们出的很多很多单行本的《道经》里面都有,我们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接着,我跟大家介绍一下,道教在隋唐的时候,对于服气,也就是如何炼气功,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静功的方法,用意念来控制气在身体内的周行。另外,他也主张动功,就是主张服气和导引结合起来进行。在服气的同时,他还主张要吃药,因为他觉得药和服气如果两者能够结合起来,用药来治病,然后再慢慢地用气来巩固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这样就更好。所以他进一步发展出道教服气疗病的方法,就是如何通过运气来治疗疾病。

隋唐的时候,在道教中用气功治病的方法已经比较普遍,成了当时道教关注的问题,当时很多道教的经书都谈到用气功来治病。比如“六气诀治病法”。尽管这里说的“六气”对于怎么样吐气从具体上来说有些不太相同,但是大致还是相同的,就是每吐一气,比如呼、嘘、呬等等,针对的是五脏六腑中的哪一个脏腑,哪一种病症,都各有各的解释,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的诀法,就特别强调用“呵”气来治病。在当时的道教中,有些道士也发放外气为别人治病,在隋唐时候已经有这样的记载。在司马承祯讲服气的理论当中,还专门谈到服气的种种禁忌,这些我想我们作为中国人一般都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如说,人的情绪、饮食对炼气的影响,在服气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吃什么食品,如何保持心情愉快等等。而且他还特别提到在修炼的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理,控制自己的意念,这些在当时都已经有不少的论述了。这些论述对后来宋元时代的内丹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还有一位我们大家熟悉的药王孙思邈,他对道教的气功学也有很多建树。他对存神、炼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在存神、炼气中,炼气是第一位的,保持气海充满,就能够心安神定。具体用什么方法来炼气?他提到“五时七候、入胎定观”。所谓五时,第一时就是心动是比较多,难以静下来,这是一个普通人心猿意马的境界;第二时就是心静少动多;第三时就是心动静相半;修炼到第四时,心里就静多动少了;到了第五时,心就基本上达到纯静了。“五时”说就是从动静的角度,讲述在修炼过程当中,心如何从动进入到纯静的境界,从而不管外界有什么干扰都能够做到不动心。到了第五时,你就能运气自如,因为你的心已经进入一个纯静的境界。除了五时”,他还讲了“七候”,“七候”就是炼气过程中的七种征候。这里面有一些道教的神秘主义内容,但是也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在里面。通过练功,能达到很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孙思邈又吸收了佛教的止观学说,提出“入胎定观”,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和内观。这与孙思邈读过佛经,吸取了佛教的一些东西有关系。当时的很多炼气的方法,也是吸收了佛教的一些理论的。另外,孙思邈还特别强调在房事活动中的调气问题,关于房中术与气功的综合运用,在孙思邈的著作当中讲得比较多。所以,孙思邈的气功功法,既有治病的,也有养生的,以养生的为主。

唐代的张果,他的服气方法也很有名。他讲了“太上九要”,这也是一种服气的功夫,现在看来它在隋唐道教的服气功夫中可以说是比较上乘的。这些方法到隋唐末期就慢慢地转为道教的炼内丹。“内丹”的功夫是比较高深的功夫,所谓“内丹”,是相对于道士把我们身外的药物炼成“外丹”而言的,“内丹”就是把人的身体当做一个炉灶,身体中的精气神,就是炼内丹的一个原料,在人体这个炉灶内,修炼精气神,来炼成丹药。“内丹”的说法,是借用外丹的术语和名词。炼内丹成为宋元以后道教修炼生命的一个主要方法。

“内丹”也形成很多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都主张性命双修。所谓“性”在道教里面指的是什么呢?性就是神,气就是命。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大体上相当于心理和精神。而道教所讲的命,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肉体、生理。“性命双修”就是如何做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通过双修达到身心平衡、身心健康,这是道教“性命双修”的主要一点。在性命双修的先后程序上,内丹的南宗和北宗有不同的主张。南宗强调先命后性,先把命功做好,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地进入炼性的阶段;而北宗则相反,主张先性而后命,它吸取了佛教明心见性的观点,从性入手。尽管这两派在先后下手的功夫上,程序不一样,修炼的步骤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强调性命双修、体用一源。精气神就是修炼内丹的药物,在道教里称之为“三宝”。

内丹的功法大体上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初观,炼精化气,在道教里面又称为“小周天”;第二是中观,炼气化神,在道教里面称为“大周天”,它以十月怀胎作为一个比喻,在这一时期要孕育出名药来;第三就是上观,炼神还虚,这是内丹最理想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内丹,对于现代人体生命科学来说,也有其值得继承的地方。

第三种是道教的医药养生术。除了前面讲的外丹、内丹之外,医药养生也是道教十分看重的方法,而且在道教里面形成了所谓的道教医学。按照日本一个学者的解释,道教医学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但是,现在因为道教被淹没在民间信仰当中,所以道教医学主要是在民间治疗,在民间信仰当中可以看到一些道教医学治疗的痕迹,也包括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还包括一些我们现在在内地很难看到的治病方法,比如符笈治病,在港台的一些道观里面还可以看到,有些病人在吕祖或其他一些道教的神面前求药,他是默默的,并不是说出来的,然后道士就会在沙盘上通过符笈的方法把药方开出来,当然这个药方不是人开的,是神开出来的。这也是道教里面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道教医学里面有一些和我们一般的中医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比如画符,然后把符烧成灰,和在水里服用。其实,它有些符并不是一般的纸,有些画符的纸是经过药物浸泡的,而用于画符的颜料,也有可能是药物,用这些原料在纸上画符,烧成灰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化学作用,对治病产生一些功用。同时,它还利用了宗教当中的所谓“信仰治疗”,也就是说,当信仰者的病无法靠医生治好的时候,他就求助于神,道士画了符烧成灰以后,他服食了这个符,由于这是神画的一个符,而信仰者对这套宗教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他吃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的病一定会治好的。其实在治病过程中,心理作用是很重要的。有些病医生治不好,为什么在道观里面反而被治好了呢?我最近知道,陕西楼观台终南山的一位女道士,她说自己原来在深圳做了很多年,把身体也搞坏了,后来就出家修道,在修道了将近10年以后,她的身体也炼好了,病也炼没有了。我相信,在道教里面,如果有这种虔诚的信仰,可能会产生一些信仰治疗的效果,甚至会产生比中草药更好的效果。所以,道教医学里关于养生和治病的这些理论,也是有它的特色,而且有它长久的历史渊源的。

汉代时,道教开始产生的时候,社会上瘟疫流行,产生了一些治疗不了的病,一般老百姓没办法。这个时候,道士用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首先让病人忏悔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然后由当时的教职人员叫做“鬼吏”的,为这些生病的人祈祷。这种祈祷的方法就是把信徒的姓名和他愿意服罪、愿意改悔的情况,写在一纸文书上,把它分成三份,一份埋在山上,一份埋在地里,一份沉在水里,这就是所谓的“三官手书”。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通过这样的治病方法,他们也就招来了很多的信徒,道教从而扩展起来。道教医学,到后来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他们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家,也都是著名的道士。从这一点,我想也可以看到道教医学也有其独特的、很好的地方,特别是一种积极的预防医学。它不是要在你生病之后再来治疗,而是特别强调少生病、不生病。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面就特别讲到如何预防病,他认为高明的医生是“治未病”,就是在你生病之前应该如何通过保健、强身来预防疾病。预防医学是道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主张。再一个,它特别强调养性的重要性,就是怎样做到心理健康。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如何做到心理卫生。如果心理不卫生、心理不健康,反过来对身体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道教里有很多关于养性、注重心理健康的方法。还有,孙思邈还首先创建了老年医学,他自己本身也很长寿,有人说他活到150岁,有人说他活到120岁,因为他很长寿,所以他对老年病有很多的见解,提出了很多关于老年养生的主张。

今天,我就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道教的具体理论和具体功法。

提问:道教里面的派别怎么区分,“五斗米道”、“一观道”等等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李刚:“五斗米道”,在东汉产生的时候,据说信徒要捐五斗米,关于“五斗米”现在在学术界还有一个争论,就是这个“五斗米”到底是数量上的五斗,还是另外一种——因为道教早期有所谓“五方星斗”的崇拜,就是崇拜天上的五方星斗——星斗的崇拜也可以叫五斗米,那么就不一定是数量上的五斗了。我们现在看道教有时做道场的时候,还要用米来做,那也叫斗米。东汉时期在四川青城山一带,早期道教产生的时候称为“五斗米教”,到南北朝的时候就称为“天师道”,再后来就称为“正一道”。你说的“一观道”,是民间的会道门,这在解放初期的时候已经禁止了,它不属于道教,它是民间的宗教信仰组织。50年代的时候,“一观道”在台湾也是被禁止的,直到80年代所谓的“解严”以后,“一观道”才在台湾得到承认,现在在台湾它是作为一个合法的宗教,它的发展比道教还好一些。这些教派是这样区分的。但是在大陆,“一观道”还没有被承认为一个宗教。我们只承认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这五大宗教为合法宗教。在香港,除了这五大宗教之外,还有一个儒教,就成了六大宗教。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提问:请你解释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

李刚:道,最早是老子《道德经》提出来的,这是哲学家先秦道家所解释的道,当然儒家也讲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派别里面,各家都讲道,但是对道的解释不一样。具体说,道教的道,就是讲神仙长生不死之道,这是它独特的解释,它和道家的哲学的、形而上的道,还是有不同的。不同点在于,神仙长生不死之道是道教的一个核心范畴,也成为它的一个主要教义。这个神仙长生不死之道,其他各派可能都觉得它是很荒诞的,觉得它不可能实现,因此都在批评它,但是它是道教的一种主张、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中华文明的祖先是黄帝,他建立了很大的功德,他追求神仙不死,后来就到处去游访,包括去四川的青城山去问道。黄帝所问的“道”,就是长生不死之道。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也写到黄帝最后是成仙了,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古代塑造这样一位祖仙,不仅在政治上建立了很大的功德,而且最后成仙不死了,那就反映了道教的道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我想,我们的祖先塑造这样一种形象,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心理所形成的追求和希望。这种追求和希望,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要预先对它下一个定论,就说它完全不可能。因为包括登月的这样一种神话,要是在前几十年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登月的准备了。有些我们现在解释不了的东西,特别是道教里面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可以不要匆忙地下结论,不要一棍子把它打死,我们可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慢慢看一看。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的一个核心追求,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去理解道教。

');" class="a2">收藏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下册)

李刚:道教所追求的是长生不老,返老还童,青春永在。现在,在民间、社会上有一个很流行的比喻,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前面的那个“1”,而功名、金钱等等这些都是后面的“0”。如果我们前面的身体没有了,身体坏掉了,那么后面的功名、富贵、美女、帅哥这些都没有了,都等于零,也就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如果我们要问什么是道教,简单地说,道教就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作为它的最高信仰。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的宗教,它是以神仙不死之道,来教化它的信仰者,劝它的信仰者,通过养生的修炼和道德、品行的培养,来获得长生,获得成仙,最终去解脱死亡,求得一种永恒。

道教讲神仙长生,首先是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命保持一种虔诚、尊重的态度。道教从这种神仙不死的理念出发,又产生了一种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神仙可学”的生命主体论。也就是说,我的生命我自己能够把握,而不是老天决定的;神仙也是可以通过我的修炼,通过我的学习去获得的。所以,它主张在生命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我们人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去追求,去拼搏,直至达到它所追求的那种长生不死的理想境界。当然,我国古代的另外一本典籍《书经》说:“我生不有命在天”,这是一种讲究命定论的生命观。道教正好与此相反,它不主张宿命论,不主张命运论,它主张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是一种对生命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是充分发挥、调动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态度,相信我们的生命自己能够把握,可以通过修炼、学习去获得成仙。

在道教的这种对“神仙不死”、“长生不死”的追求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把生命不死和儒家的“三纲五常”的伦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我把它叫做“生命伦理学”。因为我们知道儒家提出伦理作为一个本位的价值取向,假如我们的生命和道义发生冲突的时候,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那么个人就要舍生取义。这是我们传统讲的。当你的生命和道义两者发生矛盾、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就要舍生取义。但是,道教与此不同,它是把人的肉体生命作为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所以有很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而且,它不主张我们在追求生命的过程当中把生命和道义对立起来,而是强调两者应该和谐的统一,而且强调你要学仙,要做神仙,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把人做好,要学仙道,先学人道。只有把做人的一套先做好了,最后才能够成仙。这样一些观点,后来到宋明的时候,就形成了道教的劝善书,比如我们在道观里看到的“太上感应篇”等等的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出现了忠孝神仙,就是说首先要尽忠尽孝,在这种不违背伦理的情况下,才能够成为神仙。这些也成为道教长生不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

讲到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一般的人认为道教只是强调肉体的长生不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应该是在隋唐五代以前的占主导地位的道教里面讲的,隋唐以后,到宋元以后,这个观念就变了,主要是讲精神不死了。这样的变化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中间经历了外界的批评,还有道教本身在追求肉体不死方面的失败,因为它没有找到一个成功的案例,信仰者也就对它失去了希望。我们中国人是经验的民族,对没有经验过的,没有看见过的事情,是不会相信的。所以对于道教的“神仙长生不死”,历代以来都有很多人产生怀疑,也有很多批评,特别在学者当中,在知识分子当中,对它的批评很多。这样,道教就从比较实在的“肉体不死”,渐渐变为主张追求一种“精神不死”。这是道教的基本教义,追求神仙长生不死。这一点早期的着重点是追求“肉体不死”,在唐代以后,宋元以来,重点讲的就是人的精神如何长生不死,这是道教教义的变化。

接着,我想给大家介绍道教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这说明道教追求成仙、追求不死,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事情、个人的事情,不是说仅仅要解决你自己个人生命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说它还是“自了汉”,也就是所谓的小乘道教。道教也借鉴了佛教的说法,把佛教的某些东西拿过来,区分了小乘道教和大乘道教。大乘道教就是说,你不仅要拯救你自己的生命,而且你要拯救无数人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无量度人”。“仙道贵生”,就是说神仙之道对生命是很重视的,非常看重生命,而且它不只是看重自己的生命,更要看重整个人类的生命,还要去拯救他人然后再来解救自我,这样才是大乘道教的精神。而且,它认为道士们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肩负了拯救他人生命的任务,这样不仅拯救了别人,也拯救了自己。在道教的教义中,一个人学道,不仅仅是自己得道的问题,而且它认为,你一人得道,你的九代祖宗都可以随之得道升天,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你的祖宗的生命也得到了拯救。这就是大乘道教要救助一切的精神。

在道教经书的很多故事里,都讲到了怎么样通过自己的修行,通过拯救别人,最后使家族和自身都能够飞升成仙。这些故事都说明了道教不仅仅是讲个人的修仙了道,争取个人的生命不死,而且还有普救众生的思想。有人说道教的这个思想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照我看来,道教自身内部很早就已经有这种思想了,不一定是受到佛教“普度众生”的影响。在道教早期的经典里面,比如在汉魏南北朝的时候,道教就主张“无量度人”,拯救别人生命的思想。这种思想,如果我们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角度来看,它讲的度人为仙、无量度人、先人后己等,即是一种利他主义的精神,其实最终还是有利于自己的,对他自己的生命还是有利的。在道教看来,最后要成为天仙,必须要有大乘道教的这种利己先利他的精神,最终才能解救你自己,成为天仙。

那么,在这样一种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当中,也产生了一些有效的实证手段或者操作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虽然不能使人做到不死亡,但是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进一步提高我们生命存活的数量和质量,就是说让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活得更长久。所以,道教对生命的一种拯救,不是像基督教那样在外部建造一个上帝来拯救自己、拯救我们,而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刻苦修炼,自己拯救自己。在道教看来“道”就在你心中,或者直截了当地说,道就是心,心就是道,修道就是修心,修心也就是道修。道家创立了各种各样的修道方法,在此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种就是服食外丹术。《西游记》里说到,孙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的丹药,就成了铜头铁臂,他的身体就变得像黄金一样坚硬不朽。现在我们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仍然普遍地服食各种滋补药物,保健食品,等等。中国人服食保健食品,实际上是有其历史传统的。这是外丹的服食术,是道教养生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我认为现在我们还在继续沿用,只是说以后怎样把这些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做得更好、更精致的问题,我想这是现代人的一个追求、一个责任。

第二种是道教的气功内丹术。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活动是有节奏的,生命运动是一种有节奏性的运动。道教很早就注意到人的生命活动是有节奏的活动。这种节奏性在道教看来,是一种气的节奏,要从气的角度去把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奏。要使生命健康协调地发展,就必须要正确去把握人体内气的运行,这样就有了道教气功的产生和形成。在道教之前,其实在道家那里,庄子已经看到人生就是气之聚,人死就是气之散。老庄都有专门谈到如何用气。道教继承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老庄关于气的学说。比如说,人在气当中,气在人当中,人离不开气,气离不开人,等等。从气来把握生命的存在,生命就是由气化生的,生命要存在也离不开气。在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里,除了讲到外服丹药之外,还讲到一种修炼的方法就是行气。除了服药,还要保精、行气。在他看来,行气有很多功能,它可以避开我们人的生命中的种种磨难和危险,最根本的一点是,行气可以使我们延长生命。行气的关键在于胎息,所谓“胎息”,就是婴儿在母体当中,自身不用呼吸,但是通过母体和外界进行呼吸的状态。胎息的方法运用到行气当中,就是在我们行气的过程中学习婴儿在母体中的呼吸方法,我们就可以长寿。道教的种种追求成仙的方法,比如刚才讲的吃外丹,费用比较昂贵,而且费时费力气。而服气就显得比较简单、简易,对练气的场所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时间、地点等条件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他觉得用服气的方法可以来修炼长生不老之道。

下面就是他讲的一些方法,像“太清行气符”等一些这样的方法。这个方法是讲,你要服气,就应该先治疗你身上的病,打通你的五脏六腑,去除旧的病症,然后进行服药,把病都去掉以后,再慢慢地从服药转为服气,每天慢慢地减少服药量,而渐渐地加强服气。这是“太清行气符”所讲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中间也有很多讲究,比如你所在的朝向、你修炼的时间,比如说二月初三后初八前,在清静的寝室内,朝着东方,早上对着阳光,采集阳光的精华等等。所以道教里边对炼气时的方位、时辰等条件都是比较讲究的。而且结合服气还有一些导引的动作。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是服三五七九气法,讲得很具体,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在这里给大家详细阐述怎么样去练。这些方法在《道藏》里面,和现在我们出的很多很多单行本的《道经》里面都有,我们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接着,我跟大家介绍一下,道教在隋唐的时候,对于服气,也就是如何炼气功,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静功的方法,用意念来控制气在身体内的周行。另外,他也主张动功,就是主张服气和导引结合起来进行。在服气的同时,他还主张要吃药,因为他觉得药和服气如果两者能够结合起来,用药来治病,然后再慢慢地用气来巩固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这样就更好。所以他进一步发展出道教服气疗病的方法,就是如何通过运气来治疗疾病。

隋唐的时候,在道教中用气功治病的方法已经比较普遍,成了当时道教关注的问题,当时很多道教的经书都谈到用气功来治病。比如“六气诀治病法”。尽管这里说的“六气”对于怎么样吐气从具体上来说有些不太相同,但是大致还是相同的,就是每吐一气,比如呼、嘘、呬等等,针对的是五脏六腑中的哪一个脏腑,哪一种病症,都各有各的解释,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的诀法,就特别强调用“呵”气来治病。在当时的道教中,有些道士也发放外气为别人治病,在隋唐时候已经有这样的记载。在司马承祯讲服气的理论当中,还专门谈到服气的种种禁忌,这些我想我们作为中国人一般都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如说,人的情绪、饮食对炼气的影响,在服气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吃什么食品,如何保持心情愉快等等。而且他还特别提到在修炼的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理,控制自己的意念,这些在当时都已经有不少的论述了。这些论述对后来宋元时代的内丹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还有一位我们大家熟悉的药王孙思邈,他对道教的气功学也有很多建树。他对存神、炼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在存神、炼气中,炼气是第一位的,保持气海充满,就能够心安神定。具体用什么方法来炼气?他提到“五时七候、入胎定观”。所谓五时,第一时就是心动是比较多,难以静下来,这是一个普通人心猿意马的境界;第二时就是心静少动多;第三时就是心动静相半;修炼到第四时,心里就静多动少了;到了第五时,心就基本上达到纯静了。“五时”说就是从动静的角度,讲述在修炼过程当中,心如何从动进入到纯静的境界,从而不管外界有什么干扰都能够做到不动心。到了第五时,你就能运气自如,因为你的心已经进入一个纯静的境界。除了五时”,他还讲了“七候”,“七候”就是炼气过程中的七种征候。这里面有一些道教的神秘主义内容,但是也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在里面。通过练功,能达到很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孙思邈又吸收了佛教的止观学说,提出“入胎定观”,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和内观。这与孙思邈读过佛经,吸取了佛教的一些东西有关系。当时的很多炼气的方法,也是吸收了佛教的一些理论的。另外,孙思邈还特别强调在房事活动中的调气问题,关于房中术与气功的综合运用,在孙思邈的著作当中讲得比较多。所以,孙思邈的气功功法,既有治病的,也有养生的,以养生的为主。

唐代的张果,他的服气方法也很有名。他讲了“太上九要”,这也是一种服气的功夫,现在看来它在隋唐道教的服气功夫中可以说是比较上乘的。这些方法到隋唐末期就慢慢地转为道教的炼内丹。“内丹”的功夫是比较高深的功夫,所谓“内丹”,是相对于道士把我们身外的药物炼成“外丹”而言的,“内丹”就是把人的身体当做一个炉灶,身体中的精气神,就是炼内丹的一个原料,在人体这个炉灶内,修炼精气神,来炼成丹药。“内丹”的说法,是借用外丹的术语和名词。炼内丹成为宋元以后道教修炼生命的一个主要方法。

“内丹”也形成很多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都主张性命双修。所谓“性”在道教里面指的是什么呢?性就是神,气就是命。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大体上相当于心理和精神。而道教所讲的命,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肉体、生理。“性命双修”就是如何做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通过双修达到身心平衡、身心健康,这是道教“性命双修”的主要一点。在性命双修的先后程序上,内丹的南宗和北宗有不同的主张。南宗强调先命后性,先把命功做好,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地进入炼性的阶段;而北宗则相反,主张先性而后命,它吸取了佛教明心见性的观点,从性入手。尽管这两派在先后下手的功夫上,程序不一样,修炼的步骤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强调性命双修、体用一源。精气神就是修炼内丹的药物,在道教里称之为“三宝”。

内丹的功法大体上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初观,炼精化气,在道教里面又称为“小周天”;第二是中观,炼气化神,在道教里面称为“大周天”,它以十月怀胎作为一个比喻,在这一时期要孕育出名药来;第三就是上观,炼神还虚,这是内丹最理想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内丹,对于现代人体生命科学来说,也有其值得继承的地方。

第三种是道教的医药养生术。除了前面讲的外丹、内丹之外,医药养生也是道教十分看重的方法,而且在道教里面形成了所谓的道教医学。按照日本一个学者的解释,道教医学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但是,现在因为道教被淹没在民间信仰当中,所以道教医学主要是在民间治疗,在民间信仰当中可以看到一些道教医学治疗的痕迹,也包括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还包括一些我们现在在内地很难看到的治病方法,比如符笈治病,在港台的一些道观里面还可以看到,有些病人在吕祖或其他一些道教的神面前求药,他是默默的,并不是说出来的,然后道士就会在沙盘上通过符笈的方法把药方开出来,当然这个药方不是人开的,是神开出来的。这也是道教里面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道教医学里面有一些和我们一般的中医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比如画符,然后把符烧成灰,和在水里服用。其实,它有些符并不是一般的纸,有些画符的纸是经过药物浸泡的,而用于画符的颜料,也有可能是药物,用这些原料在纸上画符,烧成灰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化学作用,对治病产生一些功用。同时,它还利用了宗教当中的所谓“信仰治疗”,也就是说,当信仰者的病无法靠医生治好的时候,他就求助于神,道士画了符烧成灰以后,他服食了这个符,由于这是神画的一个符,而信仰者对这套宗教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他吃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的病一定会治好的。其实在治病过程中,心理作用是很重要的。有些病医生治不好,为什么在道观里面反而被治好了呢?我最近知道,陕西楼观台终南山的一位女道士,她说自己原来在深圳做了很多年,把身体也搞坏了,后来就出家修道,在修道了将近10年以后,她的身体也炼好了,病也炼没有了。我相信,在道教里面,如果有这种虔诚的信仰,可能会产生一些信仰治疗的效果,甚至会产生比中草药更好的效果。所以,道教医学里关于养生和治病的这些理论,也是有它的特色,而且有它长久的历史渊源的。

汉代时,道教开始产生的时候,社会上瘟疫流行,产生了一些治疗不了的病,一般老百姓没办法。这个时候,道士用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首先让病人忏悔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然后由当时的教职人员叫做“鬼吏”的,为这些生病的人祈祷。这种祈祷的方法就是把信徒的姓名和他愿意服罪、愿意改悔的情况,写在一纸文书上,把它分成三份,一份埋在山上,一份埋在地里,一份沉在水里,这就是所谓的“三官手书”。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通过这样的治病方法,他们也就招来了很多的信徒,道教从而扩展起来。道教医学,到后来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他们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家,也都是著名的道士。从这一点,我想也可以看到道教医学也有其独特的、很好的地方,特别是一种积极的预防医学。它不是要在你生病之后再来治疗,而是特别强调少生病、不生病。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面就特别讲到如何预防病,他认为高明的医生是“治未病”,就是在你生病之前应该如何通过保健、强身来预防疾病。预防医学是道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主张。再一个,它特别强调养性的重要性,就是怎样做到心理健康。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如何做到心理卫生。如果心理不卫生、心理不健康,反过来对身体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道教里有很多关于养性、注重心理健康的方法。还有,孙思邈还首先创建了老年医学,他自己本身也很长寿,有人说他活到150岁,有人说他活到120岁,因为他很长寿,所以他对老年病有很多的见解,提出了很多关于老年养生的主张。

今天,我就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道教的具体理论和具体功法。

提问:道教里面的派别怎么区分,“五斗米道”、“一观道”等等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李刚:“五斗米道”,在东汉产生的时候,据说信徒要捐五斗米,关于“五斗米”现在在学术界还有一个争论,就是这个“五斗米”到底是数量上的五斗,还是另外一种——因为道教早期有所谓“五方星斗”的崇拜,就是崇拜天上的五方星斗——星斗的崇拜也可以叫五斗米,那么就不一定是数量上的五斗了。我们现在看道教有时做道场的时候,还要用米来做,那也叫斗米。东汉时期在四川青城山一带,早期道教产生的时候称为“五斗米教”,到南北朝的时候就称为“天师道”,再后来就称为“正一道”。你说的“一观道”,是民间的会道门,这在解放初期的时候已经禁止了,它不属于道教,它是民间的宗教信仰组织。50年代的时候,“一观道”在台湾也是被禁止的,直到80年代所谓的“解严”以后,“一观道”才在台湾得到承认,现在在台湾它是作为一个合法的宗教,它的发展比道教还好一些。这些教派是这样区分的。但是在大陆,“一观道”还没有被承认为一个宗教。我们只承认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这五大宗教为合法宗教。在香港,除了这五大宗教之外,还有一个儒教,就成了六大宗教。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提问:请你解释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

李刚:道,最早是老子《道德经》提出来的,这是哲学家先秦道家所解释的道,当然儒家也讲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派别里面,各家都讲道,但是对道的解释不一样。具体说,道教的道,就是讲神仙长生不死之道,这是它独特的解释,它和道家的哲学的、形而上的道,还是有不同的。不同点在于,神仙长生不死之道是道教的一个核心范畴,也成为它的一个主要教义。这个神仙长生不死之道,其他各派可能都觉得它是很荒诞的,觉得它不可能实现,因此都在批评它,但是它是道教的一种主张、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中华文明的祖先是黄帝,他建立了很大的功德,他追求神仙不死,后来就到处去游访,包括去四川的青城山去问道。黄帝所问的“道”,就是长生不死之道。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也写到黄帝最后是成仙了,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古代塑造这样一位祖仙,不仅在政治上建立了很大的功德,而且最后成仙不死了,那就反映了道教的道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我想,我们的祖先塑造这样一种形象,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心理所形成的追求和希望。这种追求和希望,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要预先对它下一个定论,就说它完全不可能。因为包括登月的这样一种神话,要是在前几十年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登月的准备了。有些我们现在解释不了的东西,特别是道教里面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可以不要匆忙地下结论,不要一棍子把它打死,我们可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慢慢看一看。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的一个核心追求,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去理解道教。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