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知识的矛盾与矛盾的知识
在线阅读 收藏

我们正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但知识这个东西,无论从概念上定义,还是在生活中的表现,都表明是具有多面性或多维度性的。例如,我们很容易罗列出一对又一对与知识相关的矛盾: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本地知识与全球性知识、情感化的知识与理性的知识、利益相关的知识与超脱的知识……这一对对知识的矛盾,是对立的还是互补的,会不会把知识本身变为普遍矛盾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真正了解这些矛盾,并且学会应对它们。换句话说,作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并能够从中真正受益的前提条件,我们首先需要掌握关于“矛盾”的知识。

说到矛盾,我们中国人最容易联想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悖论。问题在这里似乎是矛盾被形象化为“攻击性的”与“防御性的”。而有趣的是,知识的矛盾的确常常具有“攻击性”和“防御性”两种特征,甚至说是两种功能。例如,美国一位农业科学家拿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钱,到墨西哥去传播“现代知识”,墨西哥农民却拒绝接受这种“知识”,而固守其“传统知识”。如果不能了解关于矛盾的知识,这位农学家要么回家卖红薯去,要么强制向墨西哥老乡推销其“现代知识”。绿色革命的后果证明,强制性的技术推广,往往带来许多科学家所始料未及的负面效果。

后来还是经济学家舒尔茨,为这个知识的矛盾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在舒尔茨的名著《改造传统农业》中,他指出贫困经济中的农民在他们所具有的生产要素特征和外部环境约束下,已经把资源配置得尽善尽美了。任何一个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在不改变现有约束的条件下,都不可能为当地农民提供真正有用的知识,以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所以,改造传统农业的核心是引进新的、与本地条件相适应的生产要素。否则,无论外来的专家在他自己的国家曾经多么优秀,都不可能对改造传统农业作出贡献。

我们可以发现无数“知识”导致灾难的史实。以经济学这门知识为例,一旦知识运用不当,其造成的后果可谓贻害无穷。在西方,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工程师、经济学家和外科医生争论谁的职业最古老时,外科医生不无自豪地说,上帝取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夏娃的手术正是他们做的;工程师声称他们的职业更古老,因为在上帝创造人以前,他们首先完成了把天与地分开的创世纪工作;经济学家则提醒说,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只有混沌与混乱,而那当然是经济学家的作为。

不幸的是,经济学知识制造混乱,已经不再是经济学家的自嘲,而正在不断地成为事实。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个金融天才,通过自己开创的关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知识,以及索罗斯一类的金融狙击手对这种知识的裕如运用,不仅把东南亚经济搅个天翻地覆,而且几乎把世界经济推向紧缩的边缘。“知识”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能恰当地对待知识所导致的危害,影响甚至可能远远比上述事实更为深远。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我们确定工业化战略时,经济学教条和直观的知识都告诉我们,推行一个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是最佳的选择。例如,从经济学的教条来看,西方理论中有所谓的“霍夫曼定律”,认为重工业比重高标志着工业化的更高阶段;同一社会主义阵营的理论中有所谓的“菲尔德曼模型”,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突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市场瓶颈。从直观角度看,当时的国际经验的确表现出,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具有较高的重工业比重。

然而正是由于选择了这样一种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不得不扭曲产品价格、工资、利率和汇率等一系列资源配置必需的价格信号,进而又要建立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还要剥夺工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自主权。这种体制模式所造成的生产者缺乏积极性、计划者缺乏准确信息、整个经济体系缺乏效率的结果,已经为人们所熟知。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与其说源于每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不如说根本上是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被逐渐放弃。其实,改革也是一个以中国的国情克服知识的扭曲或矛盾的过程。

当西方国家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后,国内学者和决策者竞相谈论,而且颇有迹象表明,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目标的赶超战略又要被推动起来。我绝对不想担当阻挠民族科学技术发展之罪责,也不怀疑了解、研究乃至借鉴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但是,我也不禁由此联想到以往数次的类似热潮,譬如20世纪50年代末的“超英赶美”、70年代末的“洋跃进”、80年代中期的“第三次浪潮”,等等。联系到历次运动的实际后果,究竟应该将它们看作是头脑发热呢,还是这种游说归根结底是为部门争取资源的行为呢?

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所具有的巨大趋同空间。也就是说,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通过引进的方式廉价地获得适用技术,更有利于集中稀缺资源发展经济。在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上,把技术赶超作为一个战略,无疑是通过过早地,从而也很可能是低效率地把自己推到技术创新的前沿上,削弱本来可以为今后几十年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后发优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决策者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实施某种赶超战略之前,先要对知识的矛盾做一番研究,至少需要掂量掂量为此可能付出的代价。

帮助中心电脑版